1 二、单项选择题1.细胞膜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将某物质的分子或离子由膜的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一侧的过程, 称为:( C ) 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出胞与人胞式物质转运2.下列有关传导特点的选项,错误的是:( D ) A.双向性B.安全性C.不衰减性D.有“全或无”现象3.下列有关红细胞的破坏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正常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120 天B.每天约有5%的红细胞被破坏C.每天约 90%的衰老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D.促红细胞生成素可促进红细胞的形成4.下列有关红细胞血型的选项,正确的是:( D ) A.红细胞膜上只含B 抗原者为 A 型B.含 A 抗原的为 B 型C.含有 A 与 B 两种抗原的为O 型D.A 和 B 两种抗原都没有的为O 型5.下列有关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特点,错误的是:( D ) A.化学传递B.单向传递C.时间延搁D.不易受药物或其他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6.下列关于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步骤,错误的是:( D ) A.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的深处B.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C.肌质网 (即纵管系统 )对 Ca2+的释放和再聚积D.兴奋—收缩偶联的结构基础是三联管,偶联因子是Na+7.静息电位的大小接近于:( B ) A.钠平衡电位B.钾平衡电位C.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和D.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差8.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和 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 D ) A.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B.膜在兴奋时对Na+通透性增加C.Na+、K+易化扩散的结果D.膜上钠—钾泵的作用9.阈电位是指:( D ) A.造成膜对K+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B.造成膜对K+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C.超极化到刚能引起动作电位时的膜电位D.去极化造成膜对Na+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10.静息电位由正常的-90 mV 改变为 -95 mV 时,其兴奋性:( B ) 2 A.升高B.降低C.先升高后降低D.先降低后升高11.在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连中起关键作用的离子是:( C ) A.Na+B.Cl- C.Ca2+D.K+12.血液中除去血细胞的液体部分是:( C ) A.细胞内液B.细胞外液C.血浆D.血清13.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 A ) A.白蛋白B.球蛋白C.珠蛋白D.血红蛋白14.形成心室肌动作电位平台期的主要离子流是:( C ) A.K+内流, Na+内流B.Ca2+内流, Na+内流, K+外流C.Ca2+内流, K+外流D.Na+内流, Ca2+外流15.在无神经和体液因素影响下,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