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管理)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知识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胡锦涛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壹)何谓健康1990 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壹是躯体健康 ,就是生理健康。二是心理健康 ,就是人格完整, 情绪稳定, 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有较好的自控力,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三是 社会适应健康 ,就是自己的各种生理和心理活动和行为,能适应复杂的环境变化;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受到他人的欢迎和信任;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能切合实际地在各种社会环境下不断进取,有理想和事业上的追求。四是道德健康 ,就是不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有辨别真伪、善恶、美丑、荣辱、是非的能力。(二 )何谓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1946 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和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三 )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的界定标准不壹。1946 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的心理健康的标志是:1 、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2、适应环境,在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3、有幸福感; 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四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综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观点,根据大学生这壹特殊的年龄特征,壹般认为我国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能够归纳为以下几方面:1 、智力正常2 、情绪稳定、乐观3 、意志健全4 、人格完整5 、人际关系良好6 、自我意识明确,且能悦纳自己7 、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8 、心理行为表现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五)、关于“5.25 大学生心理健康日”5 月 25 日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 5·25 ”的谐音即为“我爱我”,提醒大学生“珍惜生命,关爱自己”。核心内容是:关爱自我,了解自我,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提高自身心理素质,进而爱别人,爱社会。二、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及防治(壹 )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的类型及表现1 、焦虑症焦虑症是壹种常见的神经症。大学生进入新的环境,各方面都要重新开始适应和调整。如果对自己期望过高,压力过大,凡是患得患失,时间长了,就会产生持续性的焦虑、不安、担心、恐慌,且且仍伴有明显的运动性不安以及各种躯体上的不舒适感。患有焦虑症的人,在其性格上也有壹定的特点,大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