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VIP免费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_第1页
1/13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_第2页
2/13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_第3页
3/13
浅议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现状与发展策略一、我国个人金融业务发展中的现状及问题西方有关调查资料表明,未经专家理财的家庭,90%以上存在财务不合理的问题,随时都可能导致财务危机。因此,从90 年代开始,在一些欧美国家,先后开办了银行利用其信息、设备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为客户提供个人投资理财业务。此后,国外商业银行的个人投资理财业务发展非常迅猛,几乎深入每一个家庭,其业务收入已占到商业银行总收入的35%以上,对应的业务收益已占到银行业利润的40%左右。如美国花旗银行个人银行业务利润贡献度超过60%,其中个人理财业务利润贡献度接近50%。而在国内,长期以来 , 我国银行对个人的金融服务仅仅局限于储蓄、代收代付等简单的业务。 随着个人财富的增长和金融市场的发展,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我国真正意义上的个人理财业务才开始出现。虽然个人理财业务日益受到国内商业银行的重视 ,理财产品也日益丰富,业务扩展十分迅速。但从长远来看,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还存在着一些制约性的问题。( 一) 政策“瓶颈”问题我国金融业目前采用的是分业经营模式, 银行不能全面涉足证券、保险、基金等业务。这一政策规定一方面导致国内银行只能代销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的产品 , 而不能充分的运用这些产品,让其真正的服务于大众;另一方面,也因市场的割裂使得银行无法利用证券和保险这两个市场为客户实现增值, 制约了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空间。因此,现阶段的商业银行理财只能停留在业务品种介绍、咨询建议、投资方案设计及办理简单的中间业务等方面,至多也不过是传统的储贷、外汇业务的整合,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人理财。( 二) 客户需求问题其一,目前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定位于少数高端优质客户,服务门槛过高,造成客源稀少。如外资银行一般“门槛”在5 万美元以上,国内银行一般“门槛”也在5 万元以上。从现有品牌看,门槛偏高,压制了大量客户的理财需求。其二,在“财不外露”的保守思想下,不少个人对银行的理财服务业务持观望态度,个人理财业务还没有深入人心。其三,市场营销观念不强 , 理财拓展不足 , 老百姓对理财产品的了解不够。其四,银行理财服务的实质性内容少,产品附加值低。上述原因造成银行推出的理财业务和产品还没有在市场上形成一定的气候,社会大众对其现实的需求有限。( 三) 产品供给问题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有同质化趋向,在投资领域, 几乎都是证券、外汇、保险、基金等投...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