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风员培训课件测风员培训课件井巷中风速与风量的测定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一、井巷断面上的风速分布二、二、测风仪表三、三、测风方法及步骤四、微风测量目的:能正确选用测风仪表、能根据巷道特点选择正确测风方法及步骤并会计算、校正。概述概述单位时间内通过井巷断面的空气体积叫做风量,它等于井巷的断面积与通过井巷的平均风速的乘积。因此,测量风量时必然测定风速。?规程?140条规定:矿井必须建立测风制度,每10天进行一次全面测风。对采掘工作面和其它用风地点,应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测风,每次测风结果应记录并写在测风地点的记录牌上。〔手册、报表〕矿井应根据测风结果采取措施,进行风量调节。一、井巷断面上的风速分布空气在井巷中流动时,风速在巷道断面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一般来说,位于巷道轴心局部的风速最大,靠近巷道周壁局部的风速最小,如图1-1所示,通常所谓巷道内的风速都是指平均风速v均。平均风速v均与最大风速v大的比值叫做巷道的风速分布系数〔速度场系数〕,用K速表示,其值与井巷粗糙程度有关,巷道周壁越光滑,K速就越大,即断面上的风速分布越均匀。据调查,对于砌碹巷道,K速=0.8~0.86;木棚支护巷道,K速=0.68~0.82;无支护巷道,K速=0.74~0.81。图1-1巷道中的风速分布注意:由于受到井巷断面形状、支护形式、直线程度及障碍物的影响,最大风速不一定正好位于井巷的中轴线上,风速分布也不一定具有对称性。二、测风仪表测量井巷风速的仪表叫风表,又称风速计。目前,煤矿中常用的风表按结构和原理不同可分为机械式、热效式、电子叶轮式和超声波式等几种。〔一〕机械式风表机械式风表是目前煤矿使用最广泛的风表。它全部采用机械结构,多用于测量平均风速,也可以用于点风速的测定。按其感受风力部件的形状不同,又分为叶轮式和杯式两种,其中,杯式主要用于气象部门,也可用于煤矿井下;叶轮式在煤矿中应用广泛,是本节介绍的重点。机械叶轮式风表由叶轮、传动蜗轮、蜗杆、计数器、回零压杆、离合闸板、护壳等构成,如图1-2所示。图1-2机械叶轮式风表1—叶轮;2—蜗杆轴;3—计数器;4—离合闸板;5—回零压杆;6—护壳风表的叶轮由8个铝合金叶片组成,叶片与转轴的垂直平面成一定的角度,当风流吹动叶轮时,通过传动机构将运动传给计数器3,指示出叶轮的转速。离合闸板4的作用是使计数器与叶轮轴联结或分开,用来开关计数器。回零压杆5的作用是能够使风表的表针回零。风表按风速的测量范围不同分为高速风表〔0.8~25m/s〕、中速风表〔0.5~10m/s〕和微〔低〕速风表〔0.3~5m/s〕三种。三种风表的结构大致相同,只是叶片的厚度不同,起动风速有差异。由于风表结构和使用中机件磨损、腐蚀等影响,通常风表的计数器所指示的风速并不是实际风速,表速〔指示风速〕v表与实际风速〔真风速〕v真的关系可用风表校正曲线来表示。风表出厂时都附有该风表的校正曲线,风表使用一段时间后,还必须按规定重新进行检修和校正,得出新的风表校正曲线。图1-3为风表校正曲线示意图。图1-3风表校正曲线示意图风表的校正曲线还可用下面的表达式来表示:v真=a+bv表〔1-2〕式中v真——真风速,m/s;a——说明风表启动初速的常数,决定于风表转动部件的惯性和摩擦力;b——校正常数,决定于风表的构造尺寸;v表——风表的指示风速,m/s。目前我国生产和使用的叶轮式风表主要有:DFA—2型〔中速〕、DFA—3型〔微速〕、DFA—4型〔高速〕、AFC—121〔中、高速〕、EM9〔中速〕等。机械叶轮式风表的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重复性好,使用及携带方便,测定结果不受气体环境影响;缺点是精度低,读数不直观,不能满足自动化遥测的需要。〔二〕热效式风表我国目前生产的主要是热球式风速计。它的测风原理是,一个被加热的物体置于风流中,其温度随风速大小和散热多少而变化,通过测量物体在风流中的温度便可测量风速。由于只能测瞬时风速,且测风环境中的灰尘及空气湿度等对它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这种风表使用不太广泛,多用于微风测量。〔三〕电子叶轮式风表电子叶轮式风表由机械结构的叶轮和数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