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区农贸市场调研报告 农村工作调研报告 泉岩村主任助理李保胜 2010 年 11 月 29 日 新时期农村工作调研报告 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决定性因素。搞好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工程,任重而道远。随着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入,村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工作能力和水平明显增强。但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农村党组织建设仍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根据上级的精神,我深入农村,对我所在的村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研,下面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泉岩村共有人口 2740 多口,耕地面积共有 5130 亩,其中水浇地 1700 亩,退耕还林地 1682.4 亩。大牲畜 150 头,牛 80头,猪 90 头,羊 900 头,鸡 1900 只。 二、存在问题 1、村级班子整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程度偏低。农村两委干部的文化程度较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仍然很高。二是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部分村干部只注重一些具体的工作,忽视了对政治理论的学习。三是民主、法律意识淡薄。 个别村干部工作方式简单,领导方法陈旧,导致工作中干群关系紧张,矛盾增多。 2、年轻党员政治意识淡化。一些年轻党员经常在外,不能及时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集体意识、服务意识不清村 40 岁以下的党员大都出门在外,不参与村里事务。 3、农村干部待遇低。农村工作环境艰苦,任务繁重,村干部待遇低、难落实不少村干部不安心本职工作,人心思动现象普遍,甚至干脆“撂担子”。 4、村级党组织活动开展难。农村党组织普遍反映农村党员年龄结构老化,外出务工人员增多,活动难开展,党员大会有时候都难以执行了。 三、农村党员状况 农村党员很大一部分都是年老体弱,行动不便者。他们有的是低保户,有的受政府补贴。其中流动党员不是特别多,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1、流动党员外出流向难以掌握,关系难以接转。有的流动党员组织观念淡薄,接受党组织管理的意识越来越淡,不开具党员证明信,也不转组织关系,不持《流动党员活动证》,外出前不向党组织报告,回来后也不主动与党组织联系,成了“挂名党员”和自由党员;也有的党员在外不愿暴露党员身份,一直自己装着组织关系,成为名副其实的“口袋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