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件盖“受控文件”章方为有效,禁止私自打印、复印、拍照,禁止携带出厂) SPC 管理规范 目的 1.1 持续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制程工序进行监视和控制,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2. 适用范围 2.1 适用于公司的各个区域 SPC 的使用 3. 职责 3.1 生产操作员与检验员负责检测数据的录入及“均值和极差控制图 ( Chart)”的自查、分析。 3.2 班组长对负责片区的检测数据进行稽查与分析,应掌握直方图及正态分布图的分析方法。 3.3 带班主任及质检领班负责当班产品质量和制程的管控。 3.4 QC 质量工程师及生产工艺工程师负责制程能力的分析,异常状况的处置,SPC 系统中检测数据的稽查。居于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制程改进的建议。 3.5 生产部门及质检部门经理负责产品质量的管控,制程能力稳定性的管控。 3.6 生产中心各部门负责制程能力的改进。 3.7 质检部门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客户需求、制程(设备)能力等制定内控标准,确认控制点。 4. 术语/定义 4.1 SPC:统计过程管制(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即在所有生产过程中,应用管制图、直方图或要因图及其它统计技术来分析过程或其输出,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达到且维持统计控制状态,并改善过程能力的工作。 4.2 Ca:过程准确度(Capability of Accuracy),在于衡量过程之实绩平均值与规格中心值的一致性。 4.3 CP:过程精密度(Capability of Precision),也称之过程能力,在于衡量过程之变异宽度与规格公差范围相差之情形,在稳定状态下的值与 Pp(Process of Performance 过程性能)值近似。 4.4 CPK:过程能力指数,综合 Ca 与 Cp 两值指数。在过程稳定状态下的值与 PPK(过程性能指数)值近似。 5. 工作流程 5.1 见附件8.1《工作流程图》。 6. 控制方法 6.1 制程生产控制 6.1.1 生产机台操作员与质检部门检验员负责产品的抽样检测及数据录入工作。数据录入时,应仔细核对无误后方可保存上传。机台操作员与检验员在检验过程中如发现检测数据超出内控标准范(此文件盖“受控文件”章方为有效,禁止私自打印、复印、拍照,禁止携带出厂) 围,应对超出标准范围的产品进行加严抽检,如复检数据合格,则判定为检测失误,产品可正常生产。如检测数据仍超出内控标准要求,则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处理: 6.1.1.1 检验员根据产品质量问题在 SPC 系统上出具《制程信息反馈单》,打印并交由生产部门对异常状况进行处理。 6.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