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农村信用社对中间业务应如何开展 ——对中间业务的调研分析 当前,中间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之一。国内各大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较快,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而农村信用社的中间业务还处在起步阶段,有的地方,特别是落后地区农村信用社经营的仍然是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中间业务几乎还是空白,针对这种现状,各级农村信用合作管理部门及基层农村信用社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农村信用社要午方百计扩大收入,就必须要拓宽业务领域,大力开展代理、咨询、保管、租赁等业务,提高非利息收入比重,避免农村信用社收过度依赖存、贷款利差,以改善农村信用社收入结构,降低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使农村信用社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一、开展中间业务的重要性 中间业务通常是指:不占用贷款规模,不直接动用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主要依靠为客户提供各种中介服务和金融服务来获取收入的业务。一般情况下,中间业务具有成本低、风险低、收益高等特点。目前,国内各商业银行将中间业务纳入主体业务范围,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一些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已达 20%,而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处于起步阶段,几乎还是空白。因此,农村信用社开展中间业务已刻不容缓, 2 它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十分重要意义。 1、开展中间业务是实现资产多元化,防范金融风险的需要。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承担国家最大的支农任务,服务的主体对象是广大的农业、农村、农民,因而形成农村信用社经营单一的存贷款业务格局,收益主要依赖利息收入。但农业是个弱势产业,由于受农业资源、自然灾害、行政干预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导致农村信用社沉淀贷款的占用比例较高,不良资产居高不下,有部分贷款本息都难以收回,大部分农村信用社处于低效益经营,有些农村信用社甚至连年亏损。长期这样下去,不仅严重影响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产的安全运营,而且还将加大农村信用社的金融风险,也影响农村信用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再投入。因此,农村信用社开展中间业务对实现资产多元化,优化信贷结构,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防范金融风险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开展中间业务是降低资金成本,优化负债结构的需要。目前,农村信用社组织资金费用大,成本高、利润低,贷款收益甚微。农村信用社应采取积极有效途径,调整负债结构,坚持效益经营,在“效益兴社”的基础上,通过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积极组织低成本资金,优化存款结构,降低资金成本。如代发工资、代收、代付各种费用、代理乡镇国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