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内皮衬贴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内皮微绒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在电镜下清晰可见血清血浆纤维蛋白原肌节相邻两条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节突触所谓突触,是指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感受器细胞之间、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特化的接触区域,是神经元间信息传递的基本结构椎间盘是相邻两椎骨之间的纤维软骨盘,周围部为纤维环,由无数同心圆样排列的纤维软骨环构成,坚韧而富有弹性,中央部为髓核,由白色柔软的胶冻样物质构成,富有水分和弹性胸骨角胸骨角与体相接处,形成一个稍向前凸的钝角,称胸骨角,两侧连接第对肋软骨膈中心腱膈的中央部为腱膜,称中心腱,周围部为肌纤维翼点额、顶、颞、蝶四骨邻接处常构成形缝,称翼点,此处骨壁薄弱,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受外力打击时易损伤而导致颅内出血腹股沟韧带腹外斜肌腱膜的下缘卷曲增厚连于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称为腹股沟韧带椎间孔相邻椎骨的椎上、下切迹合成一孔,称椎间孔股三角位于股前内侧的上部,由腹股沟韧带、长收肌内侧缘、缝匠肌内侧缘形成的三角形区域咽峡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咽峡,为口腔和咽的分界咽淋巴环咽后上方的咽扁桃体、两侧的咽鼓管扁桃体、腭扁桃体和前下方的舌扁桃体,共同构成咽淋巴环,对呼吸道和消化道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肝胰壶腹胆总管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下行于肝固有动脉的右侧、肝门静脉的前方下行至胰头的后方,斜穿十二指肠降部后内侧壁,在此处与胰管汇合,形成略膨大的肝胰壶腹,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齿状线通常将各肛柱下端与各肛瓣边缘所连接成的锯齿状环形线称齿状线或肛皮线声门裂两侧声襞与杓状软骨基底部之间的裂隙狭窄,称声门裂,可分为前的膜间部和后的软骨间部胸膜腔为脏、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延续共同围成的密闭潜在性腔隙,左右各一,腔内为负压,并有少量浆液肋膈隐窝位于肋胸膜与膈胸膜转折处,呈半环形,自剑突向后下至脊柱两侧,后部较深,是最大的胸膜隐窝,也是站立位时胸膜腔最低处,胸膜腔积液常积聚于此纵隔位于胸腔的中部,是左、右纵隔胸膜之间器官和结构的总称气血屏障是肺泡和血液之间气体进行交换所通过的结构肺小叶每一细支气管连同它的分支和肺泡,组成一个肺小叶滤过屏障肾小球犹如滤过器,当血液流经血管球的毛细血管时,管内血压较高,血浆内部分物质经有孔内皮、基膜及足细胞裂孔膜滤入肾小囊腔。这三层结构统称滤过屏障或滤过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