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执业医师妇产科产褥期与产褥期疾病VIP免费

执业医师妇产科产褥期与产褥期疾病_第1页
1/12
执业医师妇产科产褥期与产褥期疾病_第2页
2/12
执业医师妇产科产褥期与产褥期疾病_第3页
3/12
第十三章产褥期及产褥期疾病产褥期为产妇各系统恢复时期,一些潜在的病变可在产褥期激变(如抑郁症或感染等) 。同时,也可由产妇及其家人的习俗处理引起病变(如中暑)。第一节正常产褥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妊娠前状态,包括形态和功能,这一阶段称为产褥期(puerpermm),一般规定为6 周。产褥期母体的生理变化l 1.生殖系统产褥期变化最大的是生殖系统,其中又以子宫的变化为最大。(1)子宫复旧:子宫在胎盘娩出后逐渐恢复至未孕前状态的过程,称为子宫复l同(involu- tlon oi uterus)。需时 6~8 周。1)宫体变化: 肌细胞数量无明显变医` 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化,但肌细胞长度和体积却明显缩小,其多余的细胞浆变性自溶,在溶酶体酶系作用下,转化成氨基酸进入循环系统,由肾脏排出。 因此,随着肌纤维的不断缩复,子宫体积逐渐缩小。胎盘娩出后子宫大小一般为17cm×12cm×8cm,重量约 10009,产后 l 周时降为 5009,产后 2 周时降为 3009,产后 6 周一般恢复至孕前大小(约509)。胎盘娩出时, 胎盘附着部蜕膜海绵层随胎盘娩出。胎盘附着表面粗糙,分娩后 2~3 日,蜕膜浅层细胞发生退行性变,坏死脱落, 形成恶露的一部分;深层保留的腺体和间质细胞迅速增殖, 成为新的子宫内膜。产后第 3 周除胎盘附着部位以外的子宫内膜基本修复,胎盘附着部位的内膜修复约需至产后6 周。子宫肌层闻的血管由于肌层收缩而被压缩变细,最终闭塞形成血栓,后被机化吸收。2)子宫下段变化:产后几周内,被动扩张、拉长的子宫下段缩复,恢复至非孕时的子宫峡部。3)宫颈变化:胎儿娩出后,宫颈外口如袖口状,产后2~3 日宫口可容2 指,产后l周宫口关闭,宫颈管复原,产后4 周左右宫颈恢复至孕前形态。常因产时宫颈左右两侧(3点及 9 点处)撕裂,愈合后宫颈外口呈"一 " 字形横裂(已产型) 。(2)阴道、外阴的变化:阴道受胎先露部压迫,在产后最初几日内可出现水肿,阴道壁松软、平坦,弹性较差。阴道粘膜皱褶消失,产后阴道壁水肿逐渐消失,弹性恢复。阴道粘膜上皮恢复到正常孕前状态需等到排卵恢复。阴道分娩后外阴出现水肿,产后数日内消退。 处女膜因分娩时撕裂而成为残缺不全的痕迹;阴唇后联合可有轻度裂伤,缝合后 3~ 5 日能愈合。分娩可造成盆底组织(肌肉及筋膜)扩张过第十三章产裤期及产褥期疾病 215度,弹性减弱,一般产褥期内可恢复。但分娩次数过多,间隔时间过短,盆底组织松弛...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执业医师妇产科产褥期与产褥期疾病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