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务安全标准线建设标准按照部关于安全基础建设的统一部署,以安全标准线建设为载体,全路在2-3年内要建成10条安全达标线,今年首先在京哈、京沪、京广、陇海四大干线建成。通过建设安全标准线,进一步提高设备质量,使安全技术装备有大的提高,强化安全落实机制,提高班组作业控制能力;使达标线的安全初步达到有序可控,基本稳定,同时大力改善现场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达到外美内实的要求。为了推进电务系统安全标准线建设,依据通信、信号《维规》、《电务部门整顿安全基础工作十条》和《电务系统安全基础建设工作推进计划》的要求,特制定《电务安全标准线建设标准》。一、安全指标1.消灭责任行车重大、大事故、人身死亡及火灾事故。2.消灭责任行车险性事故。3.信号故障率≤3.5%。4.信号故障平均延时≤1.5h。5.消灭通信责任行车事故。6.消灭通信大通道责任中断事故,非责任中断事故率≤3‰。7.通信长途电缆故障平均延时;光缆≤8h;同轴电缆≤6h;对称电缆≤4h;冰冻期间各延长2h。8.消灭电话差错;消灭电报事故和差错.9.通信一类障碍率≤2‰.10.消灭无线通信一类责任障碍.二、主要质量指标1.信号设备联锁关系正确率100%。2.地面信号显示合格率100%,信号机设备优良率80%。3.联锁道岔合格率100%;联锁道岔4mm不锁闭合格率100%,道岔转辙设备优质率80%。4.轨道电路合格率100%,轨道电路设备优质率80%。第1页共9页5.机车信号显示正确率99%(带超速防护机车信号显示正确率100%),机车信号出库合格率100%。6.无线列调机车台、车站台运用良好率98%,机车电台出库良好率100%。7.电缆有人段合格率90%,数字段合格率100%。8.电缆保气消灭零气压,干线电缆保气率90%,地区电缆70%。9.干线电路听音一类率98%。10.电报、电话优质率,时限率达部标100%,确报优质率达部标100%,时限率由路局自定,涉及邻局由两局商定。三、管理工作“四化”的要求(一)安全生产制度化1.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的控制,达标线上的电务段必须自上而下,从段、领工区(车间)至工区建立安全管理网络,明确安全责任制。2.严格执行电务部门“三不动”、“三不离”、“三不放过”、“三级施工安全措施”、“十二严禁”和“通信电路十不准”等基本安全生产制度和作业纪律。3.认真坚持电务施工的铁道部、铁路局、铁路分局的三级管理、分级负责的施工报批制度。当前应重点突出小型施工的作业安全控制。4.强化作业控制,建立防止各类大事故的卡死制度,落实好要点作业登消记制度、控制台铅封管理制度、计数器管理制度、电动转辙机手摇把管理制度、继电器室封连线管理制度、双人维修作业制度和现场作业专人防护制度。(二)设备优质化1.要做到室外设备的基础硬面化,无人站地面、内壁瓷砖化,设备内部配线端子标记化,设备防尘、防潮、防水的密封化,设备铭牌、名称标记准确、清晰。2.进一步提高设备可靠性,积极采用冗余技术和可靠报警装置,实现故障多发设备的双套化、关键设备故障的报警化,为状态修创造条件。第2页共9页3.“结合部”的设备管理要制度化。例如。联合整治道岔及高强度绝缘、螺栓管理做到工电车各有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并形成制度。4.对经常更换检修或断路测试的器件应实现插接化。5.严格采用部认定或审查鉴定过的产品及器件,杜绝非标设备在电务关键设备上使用。(三)作业标准化1.认真执行“日巡视、月检查、季检修、年整治”和“多巡、多测、少动、合理检修”的维修方法。2.严格按照设备作业细则和通信线路径路进行检修和巡回,落实设备包机人责任制。3.对关键设备的薄弱环节制定检查、测试方法。4.建立必要的监督机制,使各项制度得以贯彻落实。(四)班组管理规范化1.计划管理。严格按计表进行检修,杜绝漏检漏修。2.定额管理。按工时定额和材料定额进行管理,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时利用率,降低材料消耗。3.材料管理。作到材料备品定置管理、定量管理,入、出帐目清楚。4.质量管理。坚持每月质量分析制度,找出设备的薄弱环节,开展QC小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