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诗 2016 年11 月30 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4 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 、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各个节气对应公历(阳历)时间点: 春季 立春:2 月3-5 日交节; 雨水:2 月18-20 日交节; 惊蛰:3 月5-7 日交节; 春分:3 月20-22 日交节; 清明:4 月4-6 日交节; 谷雨:4 月19-21 日交节 ; 夏季 立夏:5 月5-7 日交节; 小满:5 月20-22 日交节; 芒种:6 月5-7 日交节; 夏至:6 月21-22 日交节; 小暑:7 月6-8 日交节; 大暑:7 月22-24 日交节; 秋季 立秋:8 月7-9 日交节; 处暑:8 月22-24 日交节; 白露:9 月7-9 日交节; 秋分:9 月22-24 日交节; 寒露:10 月8-9 日交节; 霜降:10 月23-24 日交节 冬季 立冬:11 月7-8 日交节; 小雪:11 月22-23 日交节; 大雪:12 月6-8 日交节; 冬至:12 月21-23 日交节; 小寒:1 月5-7 日交节; 大寒:1 月20-21 日交节 注:如果按照农历换算“立春”一般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前后,“雨水”是正月十五 古诗 【立春】2 月4 日-5 日,立春亦称“打春”、“咬春”,又叫“报春”,“立”是“开始”的意思。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唐 罗隐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简析:此诗通过描写飞雁高飞远天、游鱼迸出冰面的画面,写出了立春时节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愉悦。 木兰花·立春日作 【宋】陆游 三年流落巴山道,破尽青衫尘满帽。 身如西瀼渡头云,愁抵瞿塘关上草。 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旛判醉倒。 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 【雨水】2 月 18 日-20 日,这天通常出嫁的女儿要回家探望父母,要给母亲送一段红绸和炖一罐肉。 《春雨》 唐 李商隐 ①②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③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④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⑤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注:①白袷衣:即白夹衣,唐人以白衫为闲居便服。②白门:指今江苏南京市。③珠箔:珠帘,此处比喻春雨细密。④晼晚:夕阳西下的光景,此处还蕴涵年复一年、人老珠黄之意。⑤缄札:书信。 简析:《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