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云黄莲栽培技术 一 、概述 云黄连又名黄连、鸡爪黄连、云连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收载的3种黄连之一,也是我国最常用的中药材和云南的地道药材,许多常用中成药的重要原料药。其品质为全国所用黄连之冠,市场价格为全国各种黄连之首,历史上商品经销国内外,常供不应求。在中成药中,以黄连为原料的中成药品种有黄连上清丸、复方黄连素片、加味香连丸等108种。黄连用途广泛,又是出口药材之一,茎、叶及须根还可作为兽用药,其经济价值在中药材商品中占有重要位置。黄连人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本草纲目》释其名:“其根连株而色黄故名黄连”。云黄连的药效早在《滇南本草》中就记载有:“此黄连功胜川连百倍”。 云黄连根茎含小檗碱 6.55%~7.24%,明显高于川黄连,是云南的一种经济价值高并较为珍贵的地道药材。据 1985年全国第二次中药资源普查数据,资源蕴藏量约为1000吨,历史最高年收购量达 9.9吨,主产于云南省怒江和迪庆两州。怒江种植云黄连历史悠久,早在120多年前,福贡县上帕镇施底村贾氏兄弟就从缅甸嘎门县科拉呸阿妹龙山采野生云黄连引种于福贡,由于历史等原因,一直处于半野生状况,现为云黄连的主要分布地区。云黄连在怒江州主产于福贡、贡山、泸水等县,其贮量居全国之首,占总贮量的56.5%。目前野生资源已濒临枯竭,云黄连现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科技部等八部委制定的《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和《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展云药产业的决定》以及“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云南) 2 基地”建设的总体规划要求,已将“云黄连”的野生变家种研究和云黄连GAP基地建设等项目,在怒江州立项实施,这足以说明云南省政府对这一地道药材发展的重视。 二 、分类及形态特征 云黄连为毛茛科,黄连属植物,多年生草本,高15-20厘米。根茎黄色,分支较少,密生须根。叶基生,叶柄长6—16厘米,无毛;叶片坚纸质,卯状三角形,宽达 10厘米,3全裂;中央裂片具细柄,卯状菱形或长菱形,羽状深裂 3~6对,深裂片再作羽状深裂,小裂片彼此的距离较稀疏,近长圆形,先端急尖,边缘具针刺状锯齿;两侧裂片斜卵形,较中央裂片短,为不等2深裂,罕为全裂,裂片常再作羽状深裂,上面沿脉被短柔毛,下面无毛。花茎l~2,与叶等长或更长;多歧聚伞花序,有花 3~5朵;苞片椭圆形,深裂或羽状深裂;花萼 5,黄绿色,卵形或椭圆形,长6~8毫米,宽 2~3毫米;花瓣匙形或卯状匙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