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高产栽培技术红薯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用高产高淀粉优良品种 一般选用淀粉含量较高的梅莹一号、豫薯 8 号、苏暑 8 号和新引进的美国 9 号等高产、抗病品种,有条件的可积极示范推广脱毒种苗,提高抗病性格和产量。 二、深耕起垄 红薯是地下块根作物,其生长发育需要深耕起垄。起垄可加厚松土层,接受日光的面积增大,提高地温,加大温差,增强土壤通气性;有利于红薯块根生长和养分积累,有利于薯块膨大,早结薯,多结薯,一般起垄比平栽增产 10%以上,在收获期;起垄时要注意土壤不过湿或过干,以保持垄土疏松,要求垄形高胖,垄沟深窄,既有利于防旱排涝,又有利于块根膨大。 三、科学施肥 红薯产量高,根系发达,吸肥力强,平均每生产 500 千克鲜红薯需从土壤中吸收纯氮 1.86 千克斤,五氧化二磷 0.86 千克,氧化钾 3.74 千克。红薯施肥以农家肥为主,化学为辅,底肥为主,追肥为辅。每 667 平方米底施农家肥 2000~2500 千克,碳酸氢铵 50 千克或尿素 15~18 千克,过磷酸钙 25~40 千克,钾肥 25~40 千克。追肥以前期为主,根据土壤肥力、底肥用量和红薯生长的情况而定。土壤贫瘠和施肥不足的田块应早追提肥苗,封垄前于垄半坡偏下开沟追肥,每 667 平方米追施尿素 10~15 千克,并将肥料覆盖严密。红薯生长后期,根部吸收能力减弱,可采纳根外追肥,以弥补营养的不足,一般可增产 10%左右。根外追肥可用 0.5%尿素稀释液,2%~3%过磷酸钙液,5%的草木灰水,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喷肥时间应在傍晚进行,这时温度低,溶液蒸发慢,有利于叶片吸收。每隔 7 天喷一次,共喷 2~3 次,每 667 平方米每次喷施 75~100 千克溶液即可。 四、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春薯的栽插适期以 5~10 厘米地温稳定在 17℃~18℃、气温稳定 15℃以上栽插为宜,一般在 4 月中旬至 5 月初栽插。夏薯应抢时早栽,争取在夏至前栽完。栽插密度一般掌握肥地宜稀、瘦地宜密的原则,春薯肥地每 667 平方米 2500~3000 株,中等地和薄地 3500~4000 株,夏薯要适当增加密度,肥地每 667 平方米 3500~4000 株,中等地和薄地 4500~5000 株,栽插时应选无病壮苗,并将大小苗分级栽插,提高田间生长整齐度。栽秧深度以 8~10 厘米为宜,顶芽露出地面 3~10 厘米。提倡深斜栽或一插二耥三抬头的栽插方法,提高成活率和结薯率。 五、轮作换茬 在因地制宜选用抗耐品种的同时,一般可与玉米、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