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家庭医生服务制度,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 白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粉丝”式家庭医生制实施情况工作总结为不断深化社区卫生全科服务理念和深入实施社区责任医生制度,加快推动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我中心按照宁波市社区卫生家庭医生制试点工作方案要求,于2011 年开展社区卫生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试点工作。深入开展以“粉丝”为基础的家庭医生制工作,现总结如下:一、背景2011 年底我中心常住人口为60568 人,高血压患者 5809 人,糖尿病患者 1106 人,恶性肿瘤患者241 人,冠心病、脑卒中患者230人,慢性阻塞性肺炎 91 人,合计慢性病患者7477 人。大量的慢性病患者人数 , 却缺乏有效的管理办法, 慢性病的防制任务愈加迫切与繁重,慢性病管理工作和建立健康档案成为制约中心公共卫生工作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 , 成为全街道重要的社会问题与公共卫生问题。一方面是辖区内大量慢病患者需要合理的健康指导,一方面是责任医生被动“硬性”指派服务对象和慢病患者参与健康管理的积极性不高,对社区医生的技术不放心、不信任。有时会出现医生一头“热”,居民一头“冷”的局面极大挫伤社区医生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积极性,对自身职业价值观产生动摇,导致一部分的公共卫生管理未落到实处。中心为积极调动社区责任医生和辖区慢病患者的主动性,提出了“签约粉丝”创新性工作思路。通过医生主动通过改善服务态度、提升业务水平来达到吸引“粉丝”的目的,与之签约,构成一个更加和谐紧密的医患关系,方便日后顺利开展公共卫生管理工作。2 一、创新内部治理机制,开展综合改革,为全面实施“粉丝”式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搭好桥、铺好路。早在 2010 年底,我中心就结合实际工作、深入开展“三思三创”活动,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将2011 年确定为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年。明确中心的工作核心由“以经济为中心”转变为“以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为中心” 。创新内部治理机制,完成组织体系重构,建立以全科团队为核心的组织结构。改变原来的“三科一室”组织结构为“全科团队系统、支持系统和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撤销中心全科门诊室及防保科设臵。 将社区医疗机构需要承担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真正下沉到每一个全科团队。另外创新绩效奖金分配,打破开展公共卫生工作“吃大锅饭”的传统,分配上向社区开展公共卫生工作人员倾斜, 进一步激发了全科团队医生开展公共卫生工作积极性。为开展“粉丝”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