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研究对于信息产业的促进作用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纪。目前,发达国家都在忙于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应用到各个管理领域,从而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并大幅度地降低办公成本。电子政务作为电子信息技术与政府管理的有机结合,在国外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同样是发展迅速。经过几年的尝试和探索,中国的政府信息化建设已经先后经历了无纸化办公、网络化办公、政府上网等多个初级发展阶段。这些实践既为中国在新世纪里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未来的电子政务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进入新世纪以来,不少政府机构在成功地完成了政府上网工程后,开始将信息化建设的重点转移到更全面的电子政务建设上。XX省就明确地提出北京将在未来的五年时间内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并力争在2005年底建成“电子政府”。一、我国当前电子政务建设对于产业界所提出的几点要求1、确保安全在电子政务系统中,政府机关的公文往来、资料存储、服务提供都以电子化的形式来实现。然而,电子化是一柄双刃剑,它一方面可以提高办公效率、精简机构人员、扩大服务内容、提升政府形象,另一方面也为某些居心不良者提供了通过技术手段窃取重要信息的可能。这是目前很多单位不敢充分地使用已有的电子政务系统的主要原因。从技术层面上来看,安置防火墙之类的网络安全硬件设备,或在主机上安装安全监测软件,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某些无意或有意的系统攻击,起到保护数据安全的作用,但是这些安全工具仍然无法阻止一些专业黑客的蓄意攻击。除了上述的一般性安全问题之外,我国的电子政务系统还存在一些额外的安全隐患,那就是我国的各级政府部门目前所选用的高端软硬件平台,基本上都是国外公司的产品。而近一年来,国外公司技术垄断所造成的危害,已经逐步地显现出来。比如,intel公司奔腾iii处理器的id码被泄露,微软公司windowsnt操作系统被发现还有第二个超级用户口令等。第1页共4页所以,我们在构建电子政务系统的时候,对于信息平台产品的选取必须慎之又慎。在可能的情况下,我们应尽量选用国产化技术和国内公司的产品,以确保安全。2.统一规范在推动信息化建设的这些年间,我们走了不少弯路,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规范性问题。国内许多企业,经常是一哄而上、盲目上马,信息主管部门也未能就信息系统的建设制定相应的全国性规范。其结果,自然是大家各唱各的戏、条块分割、接口各异,上下级单位之间、跨行业跨地区的单位与单位之间资源无法共享,数据无法传递,仅能够满足本单位的需求,而无法适应大系统、大网络建设的需要。因此电子政务建设在全面铺开之前,一定要吸取前车之鉴,首先制定一套统一的规范,使各单位在建设电子政务系统时有标准可循,从而为构建全国一体化的电子政务大系统做好充分的准备。3.高度鲁棒性电子政务系统同传统的个人办公辅助系统(如lotus、office、wps等)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它融合了internet/intranet、数据挖掘、专家决策支持、xml等多项先进技术,是一个功能强大、结构复杂的系统。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电子政务系统如果没有鲁棒的软硬件平台作支撑,就很有可能会因为突发的大量用户访问而造成网络拥塞,甚至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所以,我们在规划电子政务系统的时候,就应当将系统鲁棒性作为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小到中心主机系统的系统死机应急方案,大到全域网络中节点间数据传输量的均衡分配,凡是有可能危害系统的运行稳定、降低系统的运行性能的潜在问题,都应当尽可能地提前设计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同时,在选择电子政务系统平台的时候,也应当多方比较、反复论证,充分考虑到软硬件平台本身的鲁棒性能否满足系统目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时期的需求。4.充分保护用户的前期投资近些年来,国内先后推行了无纸化办公和政府上网工程,各机关单位都相应地添置了一批计算机设备,有些还搭建了内第2页共4页部的办公网络,并培训了一批操作和技术维护人员。我们在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时候,应当最大程度地考虑并保护用户已有的设备投资和人员培训投入,严格遵循勤俭节约、“少花钱、多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