甸尾乡“五有五必”扎实推进“四群”教育工作甸尾乡党委、政府班子成员结合本乡实际情况,紧紧围绕如何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主题,将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工作作为当前“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一项重大任务狠抓落实,以开展“机关乡村零距离4321同心结”共建活动为载体,通过实地调研、驻村入户、民情恳谈等多种方式,加强与群众的联系,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全面建立和实行“五有五必”制度。一是干部住村聚民心,做到“有户必联”。带着岗位、带着政策、带着任务、带着感情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做到“一有底四清楚”:挂钩联系对象基本现状心中有底,发展思路清楚、发展目标清楚、发展措施清楚、热点难点问题清楚;达到心贴心入一户交流暖民心、手牵手联一村民情化民忧、肩并肩带一片发展圆民愿,进一步增进群众感情。二是单位挂点听民声,做到“有困必帮”。实行“双重联系”,既联系所属单位基层群众,又联系村,努力实现挂点联户全覆盖。做到“五个一”,即:确定1名联络员,发放1张联系卡,公布1个联系电话,开展1次以上民情恳谈,办1件以上惠民实事,架起了解民情、民意,挂钩村群众反映合理诉求的通道。三是工作调研联户晓民情,做到“有问必解”。结合挂钩村班子建设情况、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社会养老保险覆盖情况、农民就业和转移就业情况、社情民意以及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等自主选题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并撰写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调研报告,对调研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研究解决。四是建立“三卡”联户解民忧,做到“有求必应”。建立民情联系卡、民情登记卡、民情办结卡,发放到所联系村群众,记录联系户家庭基本信息、生产生活状况、反映事项、需要解第1页共7页决的问题和办结事项和效果等,作为年终考核检查的重要依据。五是社情民情通报化民怨,做到“有情必知”。充分利用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大学生村官以及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积极作用,适时收集社情民情,及时研判分析,定期通报情况,督促解决困难问题,为全乡的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甸尾乡普瑞)第二篇:班卡乡学习“插甸经验”推进“四群”教育深入开展班卡乡学习“插甸经验”推进“四群”教育深入开展在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活动中,班卡乡坚持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契机,以“一迎双争”为主题,以学习推广“插甸经验”为抓手,立足本乡实际,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强化组织保障,创新工作载体,深入推进全乡“四群”教育活动开展。抓理论学习促素质提高。班卡乡紧紧围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按照“每天自学一小时、每月读一本好书、开展一次专题讲座、每季度举办一次专题学习、每半年开展一次主题调研、参加好一次集中培训”的“六个一”学习要求,以“插甸经验”为抓手,创新学习方式,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加强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增强基层党员干部的技能和素质。目前,全乡各级党组织已召开学习生活会3次,参学人员250人次;集中学习16次,参学人员300人次,提出班子和个人整改方案3余份。抓制度建设促工作落实。建立健全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制度、党组织负责人承诺制度等群众工作长效机制,开展领导干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服务,党团员志愿服务等活动,走近群众,认“亲戚”、结对子,帮助群众办实事、解百“苦”,进一步增强群众对政策的普惠感,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指数。目前,8个行政村已实现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全覆盖,全乡领导干部累计住村300余天,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问题46项;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4924户,发放《民情联系卡》4924张,建立《民情登记卡》、《民情台账》4924套。抓服务民生第2页共7页促实效帮扶。全乡各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以“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为主题,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年,开展走访慰问、民情恳谈、结对帮扶等活动。目前,全乡党员干部共走访慰问困难群众2000余户;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0余件,开展民情恳谈100余场2000人次,收集意见建议80条,记录民情日记120篇;帮助建设党员活动室8个、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点8个、农家书屋8个。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