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 古代印度文明素材 新人教版 素材VIP免费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 古代印度文明素材 新人教版 素材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 古代印度文明素材 新人教版 素材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 古代印度文明素材 新人教版 素材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 古代印度文明素材 新人教版 素材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 古代印度文明素材 新人教版 素材
古代印度文明• 一、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 二、吠陀文明、婆罗门教与种姓制度• 三、列国时代的新兴宗教与思想• 四、孔雀帝国与佛教的传播古代印度指整个南亚次大陆• 古代各国文献最早提到印度的是波斯大流士的贝希斯敦铭文,• 最早记载次大陆历史的史家是古希腊的希罗多德,他在《历史》中开始把印度河以东广大地域称为印度。• 在我国,《史记》称为身毒,《汉书》则称为天竺,唐代玄奘始在其《大唐西域记》中改译为印度。• 但次大陆历史上的各个国家或部落,无论统一的大国还是分裂的小国,没有一个自称为印度的,今“印度共和国”沿袭了这一名称。一、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 —— 哈拉巴文明◎ 哈拉巴文明的发现 印度河流域。◎ 1 、时间 前 2300-1750 年。 印度文明史因此提前 1000 余年。• 2 、特征:铜器、青铜器;农业发达;手工业是纺织和制陶;商业发达,与两河流域。• 3 、城市国家:哈拉巴,摩亨佐 · 达罗• 4 、创造者:达罗毗荼人;苏美尔人;伊朗高原的游牧民族5 、衰亡外族入侵:“雅利安毁灭说” 自然灾害:河流改道说;地力枯竭说;污染瘟疫说 二、吠陀文明、婆罗门教、种姓制度(一)雅利安人吠陀时代1 、雅利安人的到来 :南俄草原→中亚→印度,属于印欧语系。2 、吠陀时代:以婆罗门祭司伟社会核心,以祭祀为生活中心,以吠陀经为圣典 前 1500— 前 900 年——前 600 年 3 、吠陀: “吠陀”原意为知识、学问,是祭司们在祭神时所用的颂歌、经文和咒语的汇编,共有四部。 “ 梨俱吠陀”(诗篇)、“沙摩吠陀”(圣歌)、“耶柔吠陀”(经文)、“阿闼婆吠陀”(祝福、咒语) 反映了雅利安人对印度河流域征服的历程和定居后勤劳的生活 4 、前 1100 年——前 500 年左右东移,到达恒河上中游,从不落到国家转变——史诗《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 5 、《奥义书》:大师围绕吠陀进行哲学思辨的集结和传承,其核心问题是思考世界的本原、人的起源以及凡人如何能够皈依这一本院,达到超越有限,归于永恒的境地。认为世界是由梵天通过原人 或通过原质,凭借思虑创造出来的;人生的真谛 在于通过静修实现梵我合一。印度哲学史上的经典,标志着“吠陀时代”的终结。1 、多神崇拜:梵天:世界灵魂的化身;湿婆:毁灭之神,典型化身是“五面四臂”的舞蹈形象;毗湿奴:太阳神,善良与欢乐的象征。2 、祭祀万能:世界分为三界,即凡人界、天神界和祖灵界,凡...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 古代印度文明素材 新人教版 素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