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府班子年终工作总结 三年以来,区人民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区委提出的“三个三”的发展思路,组织和带领全区人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埋头苦干,负重奋进,开创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崭新局面。2005 年,全区生产总值实现 76.16 亿元,是 2000 年的 1.8倍,年均增长 22.1%。财政总收入突破 3 亿元,是 2000 年的1.3 倍,年均增长 10.2%。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 57.9 亿元,实现税收 1.03 亿元。招商引资累计引进项目 1173 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 20 个。 1、城市型农业初具规模。2005 年,农业实现增加值 2378万元,是 2000 年的 2.7 倍,年均增长 38.9%。我们依托资源优势,用工业化思路谋划农业,用市场化办法破解难题,加速构建城市型农业示范区。高起点规划了 2 万亩“××现代无公害蔬菜基地”,吸引社会多元投资 6000 万元,高标准开发了第三代 43 型日光温室 350 组、精养饲舍 70 栋,绿色种植基地发展到 2000 亩,绿色养殖基地发展到 1500 亩。全面启动了苗木培育、特种养殖、“三北”防护林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生态园建设 5 个项目。占地 3000 亩的生态园,已投入资金 1000 多万元,完成了道路、风景亭等部分基础设施建设,植树 23 万株。“环绿牌”粘玉米于 2001 年获得欧盟有机食品认证,“环绿牌”被国家农业部推荐为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出口农产品著名商标。 2、园区型工业取得突破性进展。2005 年,地方工业增加值实现 31.4 亿元,是 2000 年的 2.1 倍,年均增长 27.2%。在载体建设上,开发区工业小区 22 万平方米土地得到充分利用,累计已有 13 家企业入驻,主要生产化工、机电、建材等 3 大类20 多个品种的产品,年实现产值 15 亿元,利税 8000 万元。招商引进 1 亿元,建成了占地面积 8.6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5 万平方米的国家一类标准工业厂房,达到了承载大型工业项目的能力。地企协作盘活了石油管理局萨库闲置资产,启动了恒兴塑编城,已有 16 条生产线 320 台编织机投入生产。以开发区综第 1 页 共 6 页合工业园为基础,以工业广场高科技园为先导,带动塑编产业园、轻纺工业园等 5 个专业园共同发展的工业经济发展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在项目开发上,全区共开发建设 30 多个工业项目,仅 2005 年就开发建设 20 个项目,总投资额 6.8 亿元,年可实现产值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