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的基本特征: (1)是三相体系(2)是胶体体系(3)是氧化还原体系(4)是络合螯合体系(5)是生命体系(6)有自净作用(7)一旦污染很难治理 土壤污染的方式(1)水体污染型(2)大气污染型 (3)农业污染型(4)固废污染型(5)生物污染型: 土壤环境背景值:土壤在未受人类活动影响时,其中的物质含量及状况. 土壤环境容量Q:土壤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量. Q = 差值容量 + 同化容量 差值容量(g/亩) =(CK-B)×150 土壤污染的诊断:通过土壤生态系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生物指示物,快速而准确地使生态系统受害的现状得到充分反映的工作.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征:1. 主要集中在土壤的表层 2. 有可变的价态 3. 与土壤微生物存在相互作用4. 具有隐蔽性和永久性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原则:1. 施加化学沉淀剂:如石灰, Na2S 等.2. 改变耕作制度:水田改旱田,或旱田改水田.3. 翻土,客土和换土:仅适合小面积污染土壤4. 生物改良:筛选抗性的高富集系数植物,吸收去除污染重金属. 农药对土壤的污染:1.污染的途径:直接施用、已被污染的生物带入、污水带入 2. 在土壤中的残留性:半衰期 > 1 年称残留性农药;有机氯农药 >> 有机磷农药 土壤农药污染的防治:1.减少用量:轮作和间套作;控制覆盖度:选用抗性品种等措施,抑制病虫生长繁殖,减少农药用量2.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3.提倡生物防治: 生物农药,性引诱激素雄性不育系,基因工程,天敌人工繁育等.4.提倡物理防治: 光, 声,味. 修复的含义: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使污染土壤已丧失的生产功能及其它功能得以恢复. 目前在理论和技术上都可行的修复技术有: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狭义生物修复) 、化学修复、物理修复、综合修复。 一、土壤的植物修复 定义:利用植物及其根际微生物体系的吸收挥发,降解等作用来清除环境中污染物的一项新技术.广义指对水,土和气污染的修复,狭义指对土壤污染的修复.通常的植物修复是指利用植物对土壤重金属的去除. 1.植物提取修复:利用超富集植物的超量吸收,再将植物收获,如此反复至污染物含量下降到可接受的水平. 超富集植物(hyperaccumulation plant)是植物修复的主要理论基础,很多科研人员认为:此类植物有液泡区室化和有机酸对重金属的鳌合,起了解毒作用. 衡量标准:富集系数大,位移系数大(地上部分含量/地下部分含量) 2.植物挥发修复:挥发性污染物--植物吸收--以气态物质释放入大气 3.植物稳定修复:通过植物根系分泌物来积累和沉淀根际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