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科印网发布日期:2007-8-23当前塑料UV 胶印在立体印刷、卡片、盒形包装印刷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塑料承印材料的表面能较低,油墨难于附着在塑料表面,因此提高油墨在塑料表面的润湿性成为塑料印刷工艺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前不久,北京印刷学院与北京多彩印刷有限公司合作,从实际生产出发,用 UV 胶印油墨进行打样实验,探讨了在不同电晕处理条件下获得的具有不同表面活性的塑料承印材料对 UV 胶印油墨的附着力、油墨转移性能、叠印效果、印刷密度等油墨印刷适性的影响。实验器材(1)塑料承印材料使用 PET、PVC、PP 三种。(2)塑料表面接触角测试使用水和二碘甲烷作为标准液体。(3)塑料表面处理使用可以调节电流强度的 SDCD16-3-20 介质表面电晕处理仪。(4)接触角测试使用接触角仪,通过接触角换算成表面张力。(5)印刷打样使用 IGT 印刷适性仪。电晕处理与塑料表面性能1.电晕处理对接触角的影响改变电晕处理电流强度可以获得不同表面能的塑料表面。图 1、图 2 分别为水、二碘甲烷在塑料表面的接触角与电晕处理电流强度的关系。从图 1、图 2 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随着电晕处理电流强度的增加,液体在塑料材料表面的接触角呈现下降的趋势,表明电晕处理对塑料材料表面结构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在经过电晕改性后,塑料材料的表面极性提高,表面能有所增加,有利于液体在其基层润湿。2.电晕处理对表面张力的影响对塑料表面进行电晕处理后,实质是改变了塑料表面的表面张力。图3 表示三种塑料承印材料表面张力与电晕处理电流强度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电晕处理电流强度在一定范围(小于8A)时,随着电流的增大,电晕放电时产生的粒子动能增大,对打开塑料材料表面长链的化学键有利,表面能相应增加,因此塑料的表面张力随电流强度的增大而增加。但在电晕处理电流超过一定强度后,塑料表面结构遭到严重破坏,同时由于电晕作用产生的离子沉积在塑料表面,导致塑料表面能下降,因此表面张力出现下降趋势。三种塑料材料表面张力随电流强度的变化趋势相似,增幅均可达到7~8 达因/厘米。PVC 塑料材料的峰值出现在电流强度为7A 处,PET、PP 塑料材料的峰值则出现在电流强度为8A 处。由于不同材料在性能上的差别,电晕处理时需要的激发电流强度不尽相同,而且在处理过程中,材料会被氧化生成不同的基团,也会影响塑料的表面张力。塑料承印材料经电晕处理后形成高能表面,但其保持时间受放置时间、环境温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