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与网络教研平台 一、需求 二、分析 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教学工作是教师按照确定的教学目的和一定的教学规律,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无论教师的知识经验多么丰富,若不进行备课就难以将课本知识平台地传授给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上课前所进行的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情况、制订教学计划、确定教学目的要求、选择教学方式、制作教具、编写教案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统称为备课。备课是课堂教学过程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每位教师都要认真备课,深刻理解备课的实质,掌握备课工作的程序。 1、传统备课的弊端 传统的纸质备课拘泥于教材,耗时耗力,二次修改难上加难。一般包括钻研和组织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学方法;此外,还要准备有关教具和设计板书等。传统的教师备课,有其 一定的合理性 ,它 是教师上课的课前准备。教案就在 一定程度 上反 映 了教师的课前准备情况,记 录 着 教师的教学轨 迹 ,反 映 着 教师的教育理念 和教学策 略 ,这 也 正 是我 们 学校 领 导 检 查 老 师教案的依 据,其 用 心 可 谓 良 苦 , 但 传统备课的弊端往 往 也 就出 在 这 儿 。据专 家 统计,中 小 学教师的无效劳 动大 约 占 了其 劳 动 总 量的 50%,教师的无效劳 动 大 多表现 在 七 个 方面 :常 规项 目多,重 复 工作多,作业 批 改多,编造 材料 多,参 加会 议 多,应 付 检 查 多,重 复 培训 多,而 在 这 其 中 ,备课又 是牵 扯 教师时间 精 力最多的一项 内 容 。教师的精 力是有限 的,他 们 花 在 书写上的时间 多了,就很 难把 更 多时间 放 到 研读 教材、分析学情、思 考课堂教学设计和课前准备上来 ,更 不用 说 很 好 的利 用 互 联 网 资 源 创 建 自 己 的知识体系了。 2、备课形 式的创 新 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备课不再是对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它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功夫。因此教师备课已升华为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提高备课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