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第1-2 章史前教育及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一、选择题 1.公元前 8 世纪以后古印度,出现了一种办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教师被称为(B)。 A.“拉比”B.“古儒”C.“书吏”D.“教父” 2.通常,苏美尔和(A)的文化教育被看作是人类正式教育的起点。 A.巴比伦 B.印度 C.埃及 D.中国 3.在巴比伦时期,寺庙学校已有两级。其中的一级是初等教育,主要教授(A)。 A.读写 B.苏美尔文 C.文法 D.祈祷文 4.国王法老在宫廷中设立的学校,以教育皇子皇孙和朝臣的子弟为宗旨,学生学习完毕,接受适当的业务锻炼后,即分别被委任为官吏的是(D)。 A.文士学校 B.职官学校 C.僧侣学校 D.宫廷学校 5.古代埃及教育中,注重科学技术教育,亦为学术中心是(C ). A.文士学校 B.职官学校 C.僧侣学校 D.宫廷学校 6.公元前 6 世纪以前的印度教育常称为“婆罗门教育”,其教育的对象主要为婆罗门等高级种姓,以家庭教育为主,主要学习(A)。 A.《吠陀》经 B.苏美尔文 C.文法 D.祈祷文 7.反对种姓制度,主张“四姓平等”,教学语言不用梵文而用地方语言的是(A)。 A.佛教教育 B.婆罗门教育 C.职官学校 D.宫廷学校 8.泥板书舍中教师被称为(C);“古儒学校”,教师被称为(D);希伯来的教师称为(A)。 2 / 35 A.拉比B.校父C.专家D.古儒 第3 章古希腊的教育 一、选择题 1.在西方教育史上,古希腊智者派所确立的“三艺”是(D)。(教育学统考2008 年) A.音乐、修辞学、几何学 B.文法、辩证法、几何学 C.文法、修辞学、天文学 D.文法、修辞学、辩证法 2.斯巴达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强调(D)。 A.智育B.美育C.劳动教育D.军事体育 斯巴达教育只重视军事体育训练,轻视知识学术。 3.“五项竞技”即赛跑、跳跃、掷铁饼、投标枪和(A)。 A.摔跤 B.游泳 C.射箭 D.骑马 斯巴达的公民子女 7~18 岁,进入国家教育机构,开始军营生活。教育主要内容是“五项竞技”(赛跑、跳跃、摔跤、掷铁饼和投标枪)、神话、传说。 4.在斯巴达,(D)岁可以通过一定的仪式,成为正式公民。 A. 15 B.20 C. 25 D. 30 斯巴达的公民子女 20 岁开始接受实战训练,30 岁证实获得公民资格。 5.在雅典,( B )岁可以通过一定的仪式,成为正式公民。 A. 15 B.20 C. 25 D. 30 雅典公民子女 18~20 岁,青年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军事教育。到 20岁,经过一定仪式,被授予公民称号。 3 / 35 6.“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