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学复习大纲一、名词解释 1. 新闻线索——也称采访线索、报道线索,是指为新闻采访报道提供有待证明、扩展和深化的讯息,给新闻记者提示新闻的所在和新闻采访的方向。 4. 第一手材料——记者不通过任何中转环节直接从他要报道的事实那里得来的材料,涉及记者的直接观察和物证材料。第一手材料含有实证性、生动性和可读性的优点。 5. 吃透两头——吃透“上头”是指认真学习、领略中央和地方党委的政策批示精神;吃透“下头”是指掌握丰富的实际状况。在采访实践中,既要吃透“上头”又要吃透“下头”,上情下达,下情上达。 6. “心入”与“身入”——就是采访既要形体进一步,更要思想进一步。所谓“身入”,就是要到新闻现场去,到群众中去;所谓“心入”,就是要进一步到事物内部去,搞清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抓住事物的特点和本质,找出事物的规律性。 11. 新闻敏感——又称“新闻鼻”。指记者敏锐识别和精确判断客观事物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能力,它是一种职业敏感,是一种顿悟性的思维活动,是记者政治水平、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综合体现。 13. 新闻选择——是指记者根据新闻价值、本身媒体的定位或版面(时段)需要对已发现的新闻进行取舍和安排。新闻选择有两个重要原则:一是新闻价值原则,一种是新闻政策原则。只有新闻价值原则与新闻政策原则的和谐统一,才是新闻的最佳选择。 14. “耳目喉舌”——无产阶段的记者肩负着党的使命,其职责就是通过报道事实,当好党的“耳目喉舌”,也是人民的“耳目喉舌”。“耳目喉舌”重要指新闻记者的职责,即及时提供事实的报告,通过采访,尽快报道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充足发挥记者作为“耳目喉舌”的作用。 15. 新闻报道思想——是指新闻机构在一定时期内组织新闻报道的指导思想。它体现着新闻报道的方向和意图,表明报道的目的、内容、范畴、重点和规定,是记者进行采访活动的根据和出发点。 选择题 18. 座谈会——又称调查会,是一种常见的集体访问形式,对于状况错综复杂、矛盾众多的问题,通过座谈会使各方面人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发表见解和意见,有助于把握全局,搞清事实真相。 19. “搭桥艺术”——搭桥是一种采访艺术,也就是斯诺前夫人韦尔斯讲的“斯诺法”,它的核心是找到使采访对象感爱好的相似点或靠近点,使记者和被采访对象从“生”到“熟”,在特定的环境下,选择适宜话题,营造生动活泼的氛围的一种采访艺术。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