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 ● 百病始生篇第六十六*导读:【题解】百病,泛指一切疾病。始生,指导起人体发生疾病的初始因素。因本篇重要叙述了疾病的病因分类、外感病发生的机理及传变层……【题解】百病,泛指一切疾病。始生,指导起人体发生疾病的初始因素。因本篇重要叙述了疾病的病因分类、外感病发生的机理及传变层次,因此篇名为"百病始生"。【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日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愿闻其会。岐伯日三部之气各不同,或起于阴,或起于阳,请言其方。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是谓三部。至于其淫浃,不可胜数。【提纲】本段重要叙述了疾病的病因分类。【白话解】黄帝问岐伯道多个疾病的产生,都是由于风、雨、寒、暑、阴冷、潮湿等邪气的侵袭和喜怒哀乐等情志所伤。喜怒不加节制,会使内脏受损伤。风雨寒暑之邪,则伤人体外部。风雨之邪,会损伤人体的上部;阴寒潮湿之邪,会侵害人体的下部。造成人体上部、内部和下部损害的三种邪气不同,我想听听其中的道理。岐伯回答说喜、怒、哀、乐是人的情感,风、雨、寒、暑属于气候变化,阴冷潮湿则为大地环境,从致病的角度,他们是三种不同性质的邪气,因此有的先发生在阴分,有的先发生在阳分,我就此讲讲其中的道理。凡喜怒不节等情志不调而发病的,则内伤五脏,五脏属阴,所谓病起于阴。阴冷潮湿这种邪气容易乘虚侵害人体下部,所谓病起于下。风雨寒暑之邪容易侵袭人体的上部,所谓病起于上。这是根据邪气的致病特点分为三个方面。至于邪气侵袭人体而引发的多个变化,就更加复杂,难以计数了。【原文】黄帝日余固不能数,故问先师,愿卒闻其道。岐伯日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实相逢,众人肉坚。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气有定舍,因处为名,上下中外,分为三员。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深则毛发立,毛发立则淅然,故皮肤痛。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其痛之时息,大经乃代[1]留而不去,传舍于经,在经之时,洒淅喜惊。留而不去,传舍于输,在输之时,六经不通,四肢则肢节痛,腰脊乃强。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在伏冲之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