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训练第三周 写景类抒情性散文高考作文训练第三周 写景类抒情性散文1.运用多种手法刻画景物,抒发美的情感。 2.用散文化的表现形式,抒发感受,表达观点。 1.四季轮回,春华秋实,登高望远,临风把酒。自然的造化总是带给人们丰富的情感体验。请你以某种自然景物为对象,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主选材,注意情感体现。 (2)景物描写要生动,刻画细微。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 800 字。 2.用散文化的语言表达某种生活感受。 要求:(1)记叙、议论皆可,注意情感体现。 (2)题目自拟。 (3)不少于 800 字。 题目 l 写作指导:这篇作文要求写自然景物。从内容来看,可写景,也可状物。写景主要是借景抒情,通过对自然界丰富多彩的形象进行艺术的加工、刻画,来表达特定的情感和思想。就写景而言,首要一点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把景物写真写细写清楚;其次是要把“景”和“情”有机地结合起来,或触景以生情,或缘情而写景,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须记住“情为主,景是客”,(李渔《窥词管见》)写景只有“情景交融”,方能“物我双会”。正如王夫之所说:“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夕堂永日绪论内编》)写景状物必须蕴情寓意。 状物类散文多为托物言志,有的着眼于对“物象”实体的描绘,也有的重在“物象”精神内涵的揭示,通常是以物寄情或因物生情。无论如何处理,都应当抓住特点,展开联想,使“物”之内情与外形达到和谐的统一。 题目 2 写作指导:这篇文章训练学生写作抒情散文。散文抒情必须要有一定的载体,事件、人物、观点皆可,在具体实在的基础上,抒发的情感才会真实可感。散文化的语言具有优美抒情意味。擅长描摹,多用修辞,情感丰富。例文 1 柳 嘉 在海南岛,我登上了高高的尖峰岭。 瞧那辽阔、深邃、汪洋似的林海,莽莽苍苍,层层叠叠,涌着无垠的绿涛,横亘在眼前,那情调是多么粗犷,当我们进入林中,瞧那藤萝缠绕,蕨类丛生,横如帐幔的林墙,邃如深渊的林窟,密如桩桩的林干,又使人堕入了朦胧的神秘之感里。 这亚热带的原始森林多么富于野性。我在这里看到了力的素描和写生。野性不就是力的象征!雪莱的名句说得多好:“万物由于自然律,都必融汇于一种精神。”我却从森林里瞧出了大自然神笔的气势。它的铁划银钩倔强而刚劲,没有这亘古如一的精神,便不可能有万物的滋生。每一粒种子落入土里便是力的萌芽,然后便有力地茁壮成长。你瞧,每一棵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