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省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影响的研究摘 要我国经济建设成绩突出,城镇和乡村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改善。但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落后,导致城乡二元化问题极其严重,地区发展极不平衡,“三农”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也日益显现。对于云南省来说,传统农业发展缓慢、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城乡收入差距日益扩大,是过去多年来亟欲解决的问题。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云南省财政支出的规模难以迅速增长,因此如何合理的配置财政农业资金、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以促进云南省农民收入增长,对于云南省来说是很紧迫和必要的问题。 云南省政府一直大力支持农业的发展,但是在全国范围来看,云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财政支农的支出占比与云南的农业地位不相符,财政支农支出增长率偏低的同时也存在支出结构不合理、资金使用效率低、没有更好突出财政扶贫工作对于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等问题。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以及水利建设规模达不到规模收益需要的水平,导致了资金支出多反而农业发展落后;用于农业科技研究方面的支出也较少,农业科技发展缓慢,农民生产技术水平低,技术落后,农业劳作费时费力。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相比,云南省农民的收入水平偏低,且增速也低于云南省经济的增长速度,农民收入水平有待提高。财政支出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手段,政府运用财政政策调控经济,维护经济稳定运行。支农支出是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政府调控的重要范畴,因此本文对其结构与农民收入间的关系问题进行研究。 本文结合现状分析和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云南省财政支农2007 前年四个项目及 2007 年后七个项目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探讨哪些项目对农民收入增加起主导作用,但是在现状中支出却不足,哪些项目在现实中支出比重大,却对农民的收入促进作用小,哪些项目阻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把它们之间的关系数量化,最后总结得出结论,争取能够为财政支农支出的结构调整提供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云南省;财政支农支出;农民收入;财政支农支出结构2第一章 引言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一、选题背景我国的经济建设一直快速发展,不仅大大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也提升了城镇及乡村人民的收入水平,人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大大的提高了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从 1978 年到2016 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 GDP 分别从 3645.2 亿元和 381 元上升到744127.2 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