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孟子三章知识梳理VIP免费

孟子三章知识梳理_第1页
1/12
孟子三章知识梳理_第2页
2/12
孟子三章知识梳理_第3页
3/12
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二、孟子(约前 372-前 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另一位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二人。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主张施行“仁政”,推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反对暴政害民。《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孟子》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三、注释。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郭:外城。环:围。环而攻之而不胜:第一个而,表修饰。第二个而,表转折,却。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池:护城河。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坚利:坚固锋利。米粟(sU):指粮食。多:充足。委而去之:意思是弃城而逃。委,放弃。去,离开。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以,介词凭,靠。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威,震摄。兵革之利,武器的锐利。得道: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寡助之至.:之动词,到。至,极点。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畔:同“叛”,背叛。顺:归顺,服从。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君子,这里指能行仁政的君主,即上文所说的“得道者”。四、翻译。天时比不上地利,地利比不上人和。(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必定有得天时之处,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天时比不上地利啊。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孟子三章知识梳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