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考 70 题一、单项选择题( 70 题)1. 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相长”思想的教育论著是()A. 《论语》 B.《学记》 C.《师说》 D.《大学》2. 在师生关系上存在影响较大的两大理论流派,即“教师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A. 赫尔巴特 B. 卢梭 C. 杜威 D. 赞科夫3. 为了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和全面发展,学校对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校、 班级事务中所做的事情,以及在各种检查、评比、竞赛中的获奖情况进行记录,并纳入学业成绩中给予加分。这种评价方法我们称之为()A. 绝对评价 B. 相对评价 C. 诊断性评价 D. 发展性评价4. 一些学校或教师为了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背着学生检查学生的电子邮件, 聊天记录、手机短息、日记等信息。这样的行为涉嫌侵犯了学生的()A. 知情权 B.人格尊严权 C. 隐私权 D. 名誉权5. 课程有不同的分类标准, 根据学生学习课程的自主程度分类, 课程可分为()A.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 B.必修课程选修课程C.基础课程专业课程 D.学科课程活动课程6. 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是()A.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B.教师和教科书C.学生和教科书 D.教学内容和手段7. 教学过程包括不同阶段, 教师通过一定活动获得关于教学效果反馈信息以调整教学过程和要求的阶段是()A. 领会知识 B. 巩固知识 C. 运用知识 D. 检查知识8. 对教师来说,直接表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相互作用的教学环节是()A. 备课 B.上课 C. 作业批改 D. 课外辅导9. 孔子提出的“力行而近乎仁”这一观点,反映下列哪一条德育原则?()A.导向性原则 B.疏导性原则 C. 知行统一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10. 心理学通常把个性心理特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能力, 二是气质, 三是( )A. 性格 B.动机 C.兴趣 D.意志11. 学生在学习中发现,及时复习往往能够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这是因为及时复习符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即遗忘进程呈现出()的特点。 A. 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 比较均匀 D. 没有规律12. 一个学生上课既能认真听讲,又能顺利地做好学习记录。这位学生最主要的注意品质特征是() A. 范围 B.稳定性 C. 分配 D. 转移13. 我们说一个学生的智力好,通常是指学生在认识方面的综合能力强,其核心是() A. 记忆力 B.想象力 C.注意力 D.抽象逻辑思维能力14. 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需要借助于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