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在围术期应用的专家共识()丁正年,于布为,马虹,王祥瑞,叶铁虎,田玉科,刘进,江伟(共同执笔人),李立环,李刚,吴新民,岳云,赵国栋,姚尚龙,顾尔伟,徐建国(共同执笔人/负责人),黄文起,熊利泽,薛张纲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围术期广泛使用的药品。为了更加好地指导糖皮质激素类药品在围术期的合理应用,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组织专家撰写了《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在围术期应用的专家共识》。 一、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和生理、药理作用。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一种,属甾体类化合物,分泌受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调节。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进入垂体前叶,增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分泌,ACTH 调节肾上腺束状带合成、分泌 GCs,后者对下丘脑的CRH 有负反馈调节作用。人体内源性 GCs 最重要的是氢化可的松(皮质醇),次要的是可的松(皮质酮)。外源性的 GCs 涉及泼尼松(强的松),泼尼松龙(强的松龙),甲泼尼龙(甲强龙),倍他米松,地塞米松等。可的松和强的松须在肝脏转化为氢化可的松和强的松龙后才干发挥作用。(一)作用机制1.基因组效应 GCs 随血液循环达成靶器官,通过弥散方式进入靶细胞与胞质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GR)结合,活化的 GCs-GR 复合体快速进入细胞核内,与特异基因的激素反映元件相结合,增进或克制靶基因的转录,通过调控基因产物产生理学效应或毒性反映。任何治疗剂量反映都与基因组效应有关,从转录翻译到特定位点起作用,需要 1h 或更长时间。2.非基因组效应 GCs 浓度较高时产生的效应,由生物膜介导,效应在数秒或数分钟内出现。3.总效应 基因组效应和非基因组效应的总和。(二)生理和药理作用1.生理状态下分泌的 GCs 为生命所必需,重要影响物质代谢过程。①糖代谢:升高血糖;②蛋白质代谢:增进分解,克制合成,负氮平衡;③脂肪代谢四肢脂肪分解增加,腹、面、背及臀部脂肪分布增加,引发向心性肥胖。④弱的盐皮质激素作用:保钠排钾,克制钙吸取。糖皮质激素对有些组织细胞无直接效应,但能够给其它激素发挥作用发明有利条件,即允许作用。如糖皮质激素可增强儿茶酚胺的血管收缩作用和胰高血糖素的血糖升高作用。2.药理作用药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含有抗炎、抗过敏、免疫克制、抗微生物毒素和抗休克作用,还涉及对间叶组织、血液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对骨骼的作用等,应用广泛。不同的 GC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