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双机热备系统介绍与比较 对热备系统的简单分类:基于热备切换方式的分法: 一.硬件级双机热备产品: A.单机架双机热备: 同一块机架上插双电源,双 CPU,有 1 套热备单元(欧姆龙为 1 个而三菱为 2 个), 一般还可以插双通讯模块(如双以太网单元)。CPU 的数据交换通过机架底板电路。 一般不是 RIO 式的分布式结构。切换速度快。一般在 50ms 以下。 1.Omron CVM1D 和 CS1D 2.Mitsu bishi Q4AR 注意:Siemens 使用 UR2 机架的 S7-400H 不是此类, 该产品虽然插在同一块机架上,但该机架在电气上完全 独立的,即把 2 个机架作成一体式。 B.双机架硬件级热备产品: 主、从两个机架,两套完整独立的系统,两套机架上的 热备单元一般通过光纤通讯。 切换速度飞快。 施耐德 Qu antu m 切换速度在 48ms 以下。 西门子的 S7-400H 不太清楚,请咨询技术支持。 GE S90-70 的切换速度看资料在 25-50ms。 1.Schneider Qu antu m 2.Siemens S7-400H 3.GE S90-70 4.AB ControlLogix 5000 二.总线级双机热备产品。 我不知道把此类划到硬件级热备好还是软件级热备好。 还是另外拉出来单独说吧。 基于总线级的通讯速度。总线通讯单元兼有热备切换功能。主 CPU 故障时,从 CPU 接 管I/O 的控制,夺取I/O 总线的控制权。 速度其实还可以。在 150-300ms 内。 典型代表: 1. AB SLC500 。由1747-BSN 实现RIO 结构的热备。 2.Mitsu bishi 小Q。由CC-Link 单元实现RIO 结构的热备。 其实三菱的大Q 和 A 也可以。但三菱技术支持建议用小Q。 三.软件级双机热备产品。 这是喊叫的的最热闹的阵营。大家经常打口水仗。 完整独立的两套系统,RIO 结构,依靠软件实现切换。 这种结构的切换速度跟程序量,I/O 点数,总线速度都 有关,速度最容易受外界影响而差异较大。 1.GE S90-30,需使用名为 Max ON 的热备软件。 且Max ON 还有点数限制。但在软件级热备中,它的切换速度最块了。 比 S7-400 还快。典型值是 250-500ms。 2.Schneider Premiu m ,需使用一个“温备软件”。 切换速度在秒级。典型值是 750-1500ms。模拟量多时可能会达到2 秒。 3.Siemens S7-400 和 S7-300,需使用 Step 7 redu ndancy 冗余软件。 切换速度也在秒级,理所当然的 S7-400 比 300 要快。300 典型值是 1-3 秒。 400 的典型切换值不知。 4.Mots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