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常用化学氮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 氮肥工业一般以空气中的氮气(N2)和燃料(煤、石油、天然气)中的氢气(H2)为原料,在高温、高压和催化条件下合成氨,再经多种氨加工流程,生产各种商品氮肥。合成氨的基本反应如下: 合成的氨可直接作氮肥施用,也是加工其它氮肥的基本原料。氨在常温常压是气体,部分理化性质如表7-2。 20 世纪60 年代以来,美国的肥料以液氨和由液氨配制的流体复混肥比例较高,西欧、前苏联生产硝铵较多,中国、日本以及多数发展中国家主要发展尿素。1995 年我国的氮肥结构中,碳酸氢铵氮899.7×104吨,占总产量的48.4%;尿素氮805.7×104 吨,占43.4%,其余的含氮肥料包括:氯化铵、硝酸铵、磷铵、硝酸磷肥、硫酸铵、氨水等一共151.4×104 吨,占8.2%。 表 7-2 氨的部分理化性质 氨(NH3) 性质 分子量 17.03 含 N, % 82.0 沸点 -33.4℃ 冰点 -77.7℃ 液体密度 637.8g/L(0℃) 蒸气密度 0.708g/L(0℃) 气化热 4.42kJ/g(-33.4℃) 对化学氮肥来说,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最常用的是按含氮基团进行分类。据此,可以将化学氮肥分为铵(氨)态氮肥、硝态(硝铵态)氮肥、酰胺态氮肥、氰氨态氮肥四类。通过各种物理和化学方法可将肥料加工成缓释的长效肥料,由于其性质有别于一般化学肥料,故也将之作为一类肥料加以介绍。 7.3.1 铵(氨)态氮肥 养分标明量为铵盐(氨)形态氮的单质氮肥称为铵(氨)态氮肥。如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氨水、液氨等。它们的共同点包括:(1)易溶于水,作物能直接吸收利用,肥效快速;(2)肥料中的铵离子解离后能与土壤胶体上的交换态阳离子交换而被吸附在胶粒上,在土壤中移动性不大,不易流失;(3)在碱性环境中易分解释放出氨气,尤其是液态氮肥和不稳定的固态氮肥本身就易挥发,与碱性物质接触后挥发损失加剧;(4)在通气条件良好的土壤中,铵(氨)态氮可进行硝化作用,转化为硝态氮,使化肥氮易遭流失和反硝化损失。 7.3.1.1 碳酸氢铵(ammonium bicarbonate) 碳酸氢铵简称碳铵。自1958 年我国第一套小型生产装置试产以来,已生产了近半个世纪,一直是我国主要的氮肥品种。到1995 年,年产量达899.7×104吨,占氮肥总产量的48.4%,仍居各氮肥品种之首。其主要成分的分子式为NH4HCO3,含氮17%左右。碳铵是一种无色或白色化合物,呈粒状、板状、粉状或柱状细结晶,比重1.57,容重0.75,易溶于水,0℃时的溶解度为11%,20℃时为21%,40℃时为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