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卓有成效管理者》一书有感一、前言近期公司分发了西方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著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看了后颇有感触,这里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与各位分享。和其他管理类书籍类似,这本书回答了管理是什么,管理的对象,如何管理等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对于管理行为模式进行了分析,例如计划、组织、决策等,全篇围绕管理的“有效性”这一基本命题展开,把管理同个人价值即自我需要联系起来,突破了以往管理注重人、事的局限,从更高的层次出发诠释了个人贡献-成果-组织-个人价值实现这一循环,激发了个人在组织的行为模式-能动性。以下将归纳德鲁克对于管理的理念,同时,将自身的体会及案例融入其中,以期实现“贡献”。二、德鲁克式管理2.1管理的定义传统的管理定义是,对生产性及非生产性的人进行管理。而德鲁克对于管理的定义为,管理的“有效性”不在于管理别人及如何管理,而在于管理自己及如何管理。其中,管理的对象为知识工作者(体力工作者以外人员,例如销售、管理、财务等),知识管理者并不生产具有效用的有形产品,他生产的是知识、创新及信息。如果这些不能应用在行动上,将是毫无意义的资料。所以要求知识工作者必须具有有效性,认识到这点对个人的工作要很大帮助。2.2谁是管理者《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管理者“泛指知识工作者、经理人和专业人员,由于职位和知识,它们必须在工作中做到影响整体绩效和成果的决策。这里德鲁克把管理者同决策者联系,剔除了非决策性人员,但是本人更愿意用人人皆是管理者,把管理同个人价值联系起来,因为组织中每个人都不是独立的个体。就像80年代在全社会倡导“人人皆是主人公”意识一样。2.3如何管理第1页共10页组织中每个人首先要明确自己能做什么。并回答自己能够为组织做什么样的贡献。从这层意义出发,个人的职责及有效性将得到发挥,个人贡献的成果经过不断累积提升了组织的有效性,组织对个人价值实现提供平台。以此同时,“管理者”还需管理好同上司的关系,例如,对于上司的正确决策能够提供哪些支持。即作出什么贡献。另外,横向的贡献意识可以使分工体系有效的协同起来。其次,管理者对工作的有效性-分清主次;时间的有效性-通过合理安排、掌握对组织产生贡献的时间,学会利用整块时间等;对决策的有效性-弄清决策事项的性质(偶发性的还是经常性的,表面的还是实质的),对解决方案确定目标及边界条件(基本目标,边界条件需反映各种需要),除此之外还要把行动纳入决策之中,建立反馈机制,检验决策的有效性或时效性。三、混乱走向秩序-管理体会传统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管理模式注重于组织内部,管理者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五花八门的事务上,无法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及如何做;对于时间管理,看似忙碌的一天(效率),却往往疏于对成果的重视;组织中的成员更是无法回答我能够对组织做什么样的贡献。因为组织内部处于一种“管理混乱”的局面,每个人都忙于层出不穷的人、事工作,而对于自身及组织外部缺少应有的关注,对于自我管理缺乏有效的认识及管理工具。“管理混乱”局面将造成组织效率底下。德鲁克则将这种混乱秩序化,首先是管理自己,自己能做什么。在现有的岗位上能为组织做哪些贡献。例如财务人员提报一份财务报表,但是对于财务人员一目了然的报表,对于1承载梦想驱动未来销售人员或者领导确是一纸天书,作为财务人员的贡献意识就是将财务报表转化为受众都可理解的材料,销售据此提升业绩,上司以此作出正确决策(横向贡献意识)。这个原理适用于任何岗位,贡献的意识的存在为组织提升凝聚力奠定了基础,一个处处具有贡献意识并能够实现成果的组织,它的效能是巨大的。当然了,有人会说,我凭什么贡献。我觉得贡献意第2页共10页识的培养,一方面,组织必须大力提倡贡献意识,给予各部门人员充分认识自我管理的机会。另一方面,建立可约束的企业文化使其融入组织成员中。再次,贡献意识也是自我提升的重要方面,可以作为考评重要考核依据。同样体现“贡献”价值的是奥巴马在就职典礼上引用肯尼迪的一句话:asknowhatyourcountrycandoforyou,butwhatyoucandoforyourcountry(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