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 页,共18 页 2010 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承 诺 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 A/B/C/D 中选择一项填写):B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 012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南阳师范学院 参赛队员 (打印并签名) :1.李源 09006510459 2.张艳艳 09006510461 3.杨华 09005110314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 (打印并签名): 日期:2011 年 09月 02日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第0 页,共18 页 2011 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编 号 专 用 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赛区评阅记录(可供赛区评阅时使用): 评 阅 人 评 分 备 注 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 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1 数学建模论文校内选拔赛的评阅问题 摘要 自1985年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开始举办,越来越受各大高校和广大学生的关注。竞赛后的评阅试卷过程往往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如何评阅最少的试卷与最小的评分误差就能将优胜者选出是本文解决的关键问题。 对于问题一,为了实现兼顾公平,效率优先,我们制定如下两个指标:一是公平度,即必须保证评阅过程以及评阅结果公平、合理,必须避免因为评阅者的偏好不同或其它因素而对参赛论文造成误判;二是高效率,即面对大量答卷,既要在尽量短时间内完成阅卷,又要减少每位评阅者的阅卷数量,即使每位评阅者的工作量越少越好。 对于问题二,我们根据上述指标对题中所给方案进行合理性和缺点评价。相对于理想情况,每个评阅者评阅所有答卷的方法,题中所述评阅方案评阅时间、评阅人数相对减少,评阅效率相对提高,但相对公平度较低。 对于问题三,题目中用到四个变量 P 、 M 、 S 、 N ,我们通过查阅大量权威资料,对其之间存在的意义关系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