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建立索引常用的规则如下: 1、表的主键、外键必须有索引; 2、数据量超过 300的表应该有索引; 3、经常与其他表进行连接的表,在连接字段上应该建立索引; 4、经常出现在 Where子句中的字段,特别是大表的字段,应该建立索引; 5、索引应该建在选择性高的字段上; 6、索引应该建在小字段上,对于大的文本字段甚至超长字段,不要建索引; 7、复合索引的建立需要进行仔细分析;尽量考虑用单字段索引代替: A、正确选择复合索引中的主列字段,一般是选择性较好的字段; B、复合索引的几个字段是否经常同时以 AND方式出现在 Where子句中?单字段查询是否 极少甚至没有?如果是,则可以建立复合索引;否则考虑单字段索引; C、如果复合索引中包含的字段经常单独出现在 Where子句中,则分解为多个单字段索引; D、如果复合索引所包含的字段超过 3个,那么仔细考虑其必要性,考虑减少复合的字段; E、如果既有单字段索引,又有这几个字段上的复合索引,一般可以删除复合索引; 8、频繁进行数据操作的表,不要建立太多的索引; 9、删除无用的索引,避免对执行计划造成负面影响; 以上是一些普遍的建立索引时的判断依据。一言以蔽之,索引的建立必须慎重,对每个索引的必要性都应该经过仔细分析,要有建立的依据。因为太多的索引与不充分、不正确的索引对性能都毫无益处:在表上建立的每个索引都会增加存储开销,索引对于插入、删除、更新操作也会增加处理上的开销。另外,过多的复合索引,在有单字段索引的情况下,一般都是没有存在价值的;相反,还会降低数据增加删除时的性能,特别是对频繁更新的表来说,负面影响更大。 复合索引优化和适用范围 索引可以包含一个、两个或更多个列。两个或更多个列上的索引被称作复合索引。例如,以下语句创建一个具有两列的复合索引: CREATE INDEX name ON employee (emp_lname, emp_fname) 如果第一列 不能单独提供较高的选择性,复合索引将会非常有用。例如,当许多雇员具有相同的姓氏时,emp_lname 和 emp_fname 上的复合索引非常有用。因为每个雇员都有唯一的 ID,所以 emp_id 和 emp_lname 上的复合索引可能没有用处,因此列 emp_lname 不会提供任何附加选择性。 利用索引中的附加列,您可以缩小搜索的范围,但使用一个具有两列的索引不同于使用两个单独的索引。复合索引的结构与电话簿类似,它首先按姓氏对雇员进行排序,然后按名字对所有姓氏相同的雇员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