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肱骨骨折病人的护理肱骨骨折病人的护理查房一概述肱骨骨折常发生于肱骨外科颈、肱骨干、肱骨髁上、肱骨髁间、肱骨外髁,肱骨内上髁。其中,尤以前三者为多,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由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所引起,如重物撞、挤压、打击及扑倒时,手或肘部着地,暴力经前臂或肘部传至各部位。X 线检查可明确诊断,并提示骨折的类型。二 、分类 1、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外科颈位于解剖颈下方 2〜3cm,是肱骨头松质骨和肱骨干皮质骨交界的部位,很易发生骨折。各种年龄均可发生,老年人较多。2、肱骨干骨折:肱骨外科颈远端 1cm 以下至肱骨髁部上方 2cm 以上为肱骨干。肱骨干骨折多见于青壮年,好发于中部,其次为下部,上部最少。中下 1/3 骨折易合并桡神经损伤,下 1/3 骨折易发生骨不连。3、肱骨髁上骨折:指肱骨远端内外髁上方的骨折,以小儿最多见,占小儿四肢骨折的 3%~7%,肘部骨折的 30%~40%。其中伸直型占 90%左右,多发年龄为 5~12 岁。4、肱骨髁间骨折:导致肱骨髁间骨折的外力是相当复杂的,故骨折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既往曾将骨折分为屈曲型及伸展型,但这种骨折的分型与治疗方法的选择并无明显的关系。根据骨折的移位情况而将其分为四型:I 型骨折无分离及错位。II 型骨折有骨折块的轻度分离。III 型骨折时,内及外髁均有旋转移位。W 型骨折时关节面有严重破坏。这种分类法对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但其对错位型骨折的描述并不十分详尽。从现有的临床资料观察,虽然骨折的形状很复杂,但还是有一定的规律性。根据外力的作用方向及骨折的移位情况及形状,可将错位型肱骨髁问骨骨折分为伸直内翻型及屈曲内翻型两大类骨折。(1)伸直内翻型:肘伸直位受伤,伴有明显的肘内翻应力作用,骨折块向尺侧及后方移位,依损伤程度而将其分为三度。(2)屈曲内翻型:肘关节在屈曲位受伤,同时伴有肘内翻应力,骨折块向尺侧及肘前方移位 5、肱骨外髁骨折:在儿童肘部骨折中较常见实际是外髁骨骺分离。3/22其发生率仅次于肱骨髁上骨折。并且是关节内骨折。骨折块很大的部分由软骨组成。患者年龄越小,则软骨越多,在 X 线片显示仅为肱骨外髁的骨骺化骨中心与干骺端骨折片,而软骨则不显影,实际骨折块相当大,几乎等于肱骨下端骨骺的一半。故在临床上对骨折块的大小要给予充分的估计。对这种骨折处理不当,常发生各种畸形与并发症,造成肘关节功能障碍。6、肱骨内上髁:肱骨内上髁骨折是肘部损伤中最常见的一种,多见于青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