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作业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 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 15 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 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客观题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 分,共 15 题)1. 在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及其活动过程中,形成( ) 是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 A. 科学结论 B. 科学理论 C. 科学思想 D. 科学观念2. 回答“将会怎么样”的问题,主要目的在于分析事物未来发展的前景与趋势的研究是( ) A. 基础研究 B. 描述研究 C. 发展性研究 D. 预测研究3. 历史研究法的运用,特别强调研究者应具有( ) A. 历史感与正义感 B. 历史感与责任感 C. 责任感与现实感 D. 历史感与现实感4. 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以自己的孩子为观察对象研究儿童的一般发展,主要采用的观察记录方法是( ) A. 描述记录法 B. 日记描述法 C. 轶事记录法 D. 连续记录法5. 用百分制的办法对学生进行学科学习成绩测评属于( ) A. 定名测量 B. 定序测量 C. 定距测量 D. 比率测量6. 教育调查研究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手段 ) ,也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基本方法( 手段 ) 是( ) A. 访谈调查 B. 测量调查 C. 表格调查 D. 问卷调查. . 7. 下列陈述错误的是( ) A. 教育实验是一种自然科学实验活动 B. 教育实验首先是一种科学实验活动 C. 教育实验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 D. 教育实验是一种特殊的实验活动8. 反映实验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关系的真实性,决定实验结果解释的是( ) A. 内在效度 B. 外在效度 C. 总体效度 D. 生态效度9. 欲表示离散型的数据资料,首选的统计图类型是( ) A. 条形图 B. 圆形图 C. 线型图 D. 直方图10. 一般来说,教育科研活动的最后一环是( ) A. 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 B. 教育科研成果的评奖 C. 教育科研成果的交流 D. 教育科研成果的评11. 应用归纳法来得出研究结论,这一方法可追溯到( ) 。 A. 亚里士多德 B.培根C. 苏格拉底 D.柏拉图12. 首次提出“实验科学”概念的人是( ) 。 A. 培根 B.梅伊曼 C. 拉伊 D.冯特13. 教育定义的规则要符合( ) 关于定义的基本规则。 A. 逻辑学 B. 教育学 C. 心理学 D. 美学14. 在研究中,研究方法及其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程度,指的是( ) 。 A. 信度 B.效度 C.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