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编程设计说明书一、零件的加工工艺性分析1.零件工艺分析该零件主要由平面、外形轮廓、孔系、凹槽、曲面等组成结构形壮较复杂且为方形的零件,很适合加工中心进行加工。从尺寸精度上看,中间型腔的长度、宽度尺寸要求较高,粗糙度要求也很高为 Ra1.6,孔 Ф10H7 的轴线到零件右边的距离尺寸较高,其尺寸为 102.287±0.017mm,孔 Ф32 的尺寸要求也较高,其轴线到零件右边距离尺寸较高为136±0.02mm且孔壁的粗糙度也有要求为Ra1.6。从零件图中可看出凹槽壁也有粗糙度要求为Ra1.6,曲面也有一定的尺寸精度要求,另零件的上表面对下表面有平行度要求及零件的上表面对右侧面有垂直度要求。此外,该零件的轮廓要素描述、尺寸标注均完整,该零件在加工时需准确定位,以保证各个精度的要求。2.确定装夹方案为了使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重合,并敞开所有的加工部位,减小定位误差应以下表面、前表面及后表面为基准面。此零件采用平口钳进行装夹,并用百分表校正平口钳固定钳口,使之与工作台 X 轴移动方向平行。为了增加平稳度、便于装夹,在工件下表面与平口钳之间放入精度较高的平行垫块(垫块的厚度与宽度适当),利用木锤敲打工件,使平行块不能移动后夹紧。工作原点选在曲面的中心,装夹定位简图如图1-1 所示:图 1-1 3.毛坯的类型及材料的分析该零件形壮为方形,故毛坯也选用方形材料。材料为LY(硬铝),且表面的粗糙度、平行度及垂直度均在普通机床上加工达到要求,该材料切削加工性能较好,不需要进行热处理,但在加工过程中容易粘刀,故在加工时要开冷却液。毛坯的尺寸为160X120X30mm. 4.确定加工顺序及加工路线由于该零件比较复杂,加工部位比较多,因而需要采用多把刀具才能完成所有的切削加工。按照基面先行、先面后孔、先粗后精的原则确定加工顺序,外轮廓采用顺铣加工,刀具沿切线方向切入与切出。具体的加工顺序及走刀路线如下:(1)粗铣带多个圆弧的型腔由于是粗铣,可以选用一把刀具将整个型腔铣出来,选用合适的硬质合金三刃立铣刀,走两次即可铣完,粗铣时留0.2mm的铣削余量。其进给路线如图 1-2 所示。(2)精加工带多个圆弧的型腔,其加工路线同图1-2。(3)粗加工宽度为mm 的凹槽,粗加工时宽度合深度均留 0.2mm 的加工余量,其加工进给路线如图1-2所示。(4)精铣宽度为mm 的凹槽,宽度方向两边各铣一刀致要求的尺寸,深度致mm,其进给路线图如图1-2 所示。(5)粗铣 R24圆弧处的外形轮廓,必须选用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