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调整心理状态,积极面对人生,走向自立自强心理对人的影响无处不在。 心理的影响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例如:看病、会诊;中药名称,地龙⋯一、残疾人的现状及心理特点残疾人产生和存在的必然性, (差异),自有人类以来就有残疾人, 残疾的原因的必然性,人类的多元性(古今中外)。2014 年我国残疾人 8500 万。如果加残疾人问题的严重性上心理疾病更多。这是一个社会问题。听力残疾人2800 多万;智力残疾人1320多万;肢体残疾人1000 多万;视力残疾人1000 多万;精神残疾人300 多万;多重残疾人近1000 万。现在,人们压力很大,出心理问题的人很多⋯(举例介绍)。残疾人由于自身残障、生存的压力、社会的歧视,心理往往有以下特点,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1、孤独感。这是残疾人普遍存在的一种情感体验。残疾人在生理上或心理上有某种缺陷 (如聋哑人言语障碍, 肢残人和盲人有行动障碍),活动的场所太少,交流的对象有限,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孤独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孤独的体验会日益增强。2、自卑感。这是每个残疾人都有的一种情感体验。残疾人在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陷使他们在学习、生活和就业方面会遇到诸多困2 难,如果他们从亲属及其他社会关系中得不到足够的支持和帮助,甚至遭到厌弃或受到歧视, 就会产生自卑心理。 与健全人相比, 他们在婚恋、家庭等问题上遇到的不顺心会加重其自卑情感的体验。3、敏感多疑,自尊心强。残疾的状态容易造成当事人过多的注意自己,因而对别人的态度和评论格外敏感,尤其是计较别人对自己带有贬义的、不恰当的称呼。如称他们为“残废”,就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如果有人做出有损于他们自尊心的事情,他们往往难以忍受,会当即流露出愤怒情绪或采取自卫的手段加以报复。4、情绪反应强且不稳定:他们对外界的情绪反应强烈,较少与非残疾人交流,除了“话不投机”的原因外,还与交流不方便有关。这种特点在许多残疾人身上都相当突出。如聋哑人情绪反应强烈, 而且多表现于外,容易与别人发生冲突;盲人情绪反应多隐藏于内心,虽然情感体验很激烈, 但情绪表现却不十分明显, 而且爆发性情感较少。5、富有同情心:而残疾人对残疾人有特别深厚的同情心,与不是同类的人却很少交流, 如盲人很少与聋哑人交流, 更少通婚。 这主要是因为残疾类型不同,交流起来很不方便。6、不同类型残疾人的性格特征。残疾人交往的圈子比较小,周围环境与普通人不同, 于是就形成了某些特殊的性格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