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文献模板课程教学大纲:《运筹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运筹学/Operational Research课程总学时/学分:72/4 (其中理论 60 学时,实验 12 学时)合用专业:合用本科四年制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一、课程介绍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属管理类专业专业基础必修课。《运筹学》是以定量分析为主来研究经济管理问题,将工程思想和管理思想相结合,应用系统的、科学的、数学分析的办法,通过建模、检查和求解数学模型获得最优决策方案。 本课程的重要内容涉及线性规划、运输问题、整数规划、目的规划、动态规划、网络分析等与经济、管理和工程领域亲密有关的运筹学分支的基本模型、办法和应用。运用科学的模型化办法来描述、求解和分析问题,从而支持决策。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旨在使同窗们对的、全方面地掌握各级管理工作中已被广泛应用、发展比较成熟的最优化理论与办法,并能运用所学理论和办法解决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多个优化问题,为后续课程奠定定量分析基础在已学过高等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等课程基础上学习本课程,通过专家、自学、复习、作业练习、辅导、上机等教学环节达成上述目的。学习中要注意到学科系统性,数学概念和逻辑的严密性、精确性和完整性,但不偏重纯数学办法论证。重视基本概念、基本思路、基本办法、算法环节的掌握,理解多个办法特点和实用价值,提高建立模型、分析求解能力和技巧。应重视实际应用中建立模型,选择可行求解的理论办法,运用计算机工具求解这三方面训练的有机结合。三、教学基本规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应系统地学习《运筹学》的全部内容。系统掌握线性规划、运输问题 、目的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图与网络分析的理论和办法;能借助 Excel、Lingo 等电子计算手段,运用所学理论和办法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派绪论(2 学时)第一节 运筹学的定义与发展简史1、运筹学名称的来历;2、运筹学的发展简史。第二节 运筹学研究的基本特性与基本办法1、运筹学研究的基本特性;2、运筹学研究的基本办法。第三节 运筹学重要分支介绍1、线性规划;2、非线性规划;3、动态规划;4、图与网络分析;5、存贮论;6、排队论;7、对策论;8、决策分析;9、整数规划;10、多目的规划;11、其它。第四节 运筹学与管理科学1、运筹学的诞生既是管理科学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