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试题(四)单选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种对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1.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美和美感的最后本源在于( B)。 A.人的存在 B.社会实践 C.人的心灵 D.审美实践2.在西方美学史上,审美"移情说"的代表人物是( D)。 A.布洛 B.博克 C.荷加兹 D.立普斯3.我国美学史上,提出"尽善尽美"的美学观,主张人生的道德境界与审美境界相统一的是( A)。 A.儒家 B.道家 C.佛家 D.墨家4."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有,你本身就必须是一种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你本身就必须是一种能事实上鼓舞和推动别人的人。"这是(B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美学观点。 A.列宁 B.马克思 C.恩格斯 D.毛泽东5.中国美学史上,(B)在《论教育的宗旨》中认为教育应涉及体育与心育两个方面,而"心育"涉及德、智、美三育,只有"德、智、体、美"四育并举,才干造就"完全之人物"。 A.蔡元培 B.王国维 C.梁启超 D.鲁迅6.在西方美学史上,法国美学家(A )提出了"美是关系"的学说。 A.狄德罗 B.黑格尔 C.康德 D.布洛7."寓教于乐"是古罗马(C )在《诗艺》中叙述文艺的美育功效时提出的论断。 A.亚里斯多德 B.柏拉图 C.贺拉斯 D.毕达歌拉斯8.在西方美学史上,提出"自下而上"的美学并有"当代美学之父"称号的美学家是(C )。 A.黑格尔 B.鲍姆嘉通 C.费希纳 D.康德9.西方经验派美学家常把美当作是事物所引发的生理或心理上的快感和愉悦。但真正严格地把美感与快感区别开来的是《判断力批判》的作者(B )。 A.黑格尔 B.康德 C.歌德 D.席勒10.在美学史上,"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命题是(D )提出的。 A.柏拉图 B.马克思 C.苏格拉底 D.黑格尔11.在艺术品构造层次的构成要素中,能集中体现艺术品之审美特质的要素是(C )。 A.艺术形式 B.艺术内容 C.艺术意象 D.艺术符号1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两种类型, 据此,"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就属于( A)。 A.有我之境 B.无我之境 C.意境 D.物境13.艺术接受的核心问题是( A)。 A.意象的重建 B.艺术感受 C.审美理解 D.审美想象14.从艺术鉴赏的过程来看,中国美学认为,艺术鉴赏(接受)的最高阶段和抱负境界是(B )。 A.观 B.悟 C.品 D.味15.中国当代美学家对美的本质有过激烈的争论,其中主张美是客观的,其代表人物是(D )。 A.朱光潜 B.李泽厚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