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分析余杭二院重症监护室相关知识回顾及学习Part1血气分析常用指标Part2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Part3CONTENTS目录1SECTION相关知识回顾及学习血气分析定义:用血气分析仪对受试者的动脉血进行PH、PO2和PCO2测定,同时通过仪器对HCO3-、SPO2、碱剩余进行计算,用这些参数进行推理而获得反映肺通气和换气功能的状况,并用于酸碱平衡的评估。一般对象:手术病人,呼吸系统严重衰竭,危重病人酸碱的概念Bronsted-Lowry酸碱定义:可释放氢离子(H+)的物质是酸可结合氢离子的物质是碱体液酸碱平衡实际上就是体液[H+]的平衡酸碱总是同时存在的食物、饮料、药物三大营养物质中间产物成人每天进食混合膳食,约生成40—60mmol固定酸三大营养物质完全氧化=CO2+H2O挥发性酸H2CO3固定酸(硫酸、乳酸、丙酮酸等)酸性物质碱性物质柠檬酸盐、苹果酸、乳酸盐等食物、药物在体内代谢后产生在正常膳食情况下,体内产生的酸比碱多。但在一定范围内这些酸或碱进入血液后不会引起血液的显著变化,原因在于有一系列的调节机理,包括缓冲、肺和肾的调节。酸碱平衡的调节缓冲系统:迅速反应,作用不持久血浆中:NaHCO3/H2CO3为主。红细胞中:KHb/HHbKHbO2/HHbO2为主。肺调节:效能最大,作用于30min达最高峰通过改变肺泡通气量控制CO2的排出量来维持。肾调节:作用更慢,数小时后起作用,3-5天达高峰主要通过重吸收HCO3-,排NH4+。组织细胞的调节氧离曲线15304560759010010080604020mmHg[H+]PCO2T左移右移体温二氧化碳分压氢离子浓度(PCO2)[H+]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PO2)刺激性咳嗽胸骨后刺痛晶状体纤维化氧合指数(PaO2/FiO2)定义:动脉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比值,亦称为氧合指数或呼吸指数,是较为稳定的反映肺换气功能的指标。正常值:400~500临床意义:低于300提示可能有ALI,小于200为ARDS的诊断指标之一。2SECTION血气分析常用指标酸碱度(pH)定义:pH为氢离子活性的负对数,是表明血液酸碱度的指标。正常值:7.34~7.45,静脉血气比动脉血气低0.05。临床意义:(1)pH<7.35酸中毒;pH>7.45碱中毒。(2)体温对pH的影响:以37℃为基数,体温每升高1℃,pH下降0.0147;体温每下降1℃,pH升高0.0147。动脉血氧分压(PaO2)定义:PO2为血浆中物理溶解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压力。PaO2为反映机体氧合状态的重要指标,对缺氧的诊断和程度的判断有重要意义。2〉正常值:PaO2为80~110mmHg。3〉影响检查结果的相关因素:a.FiO2的不同对PaO2的影响很大,故引进了“氧合指数”的概念。b.年龄和体位对PaO2也有一定的影响,公式为:坐位:PaO2(mmHg)=104.2-0.27×年龄(岁)。卧位:PaO2(mmHg)=103.5-0.42×年龄(岁)。动脉血氧分压(PaO2)4〉临床意义:a.低氧血症:PaO2<60mmHg为缺氧;PaO2<50mmHg为呼吸衰竭,严重影响生理及代谢功能;PaO2<30mmHg将危及生命。b.术后低氧血症的可能原因:呼吸机设置不合理,呼吸机或吸氧管道工作异常,致使通气量不足或吸入氧浓度过低;镇静麻醉药物抑制呼吸;肺部并发症:气胸、血胸、血气胸、肺不张、肺水肿、小气道闭合及肺泡萎陷,致使肺内分流增加;创口疼痛限制呼吸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定义:PaCO2为血浆中物理溶解的二氧化碳分子所产生的压力。是衡量肺通气效果和判断呼吸性酸碱失衡的重要指标。正常值:PaCO2为35~45mmHg。临床意义:PaCO2<35mmHg,表示通气过度;PaCO2<25mmHg,可产生严重的低碳酸血症,呼吸性碱中毒;PaCO2>45mmHg,表示通气不足,高碳酸血症,呼吸性酸中毒;PaCO2>50mmHg,为诊断Ⅱ型呼吸衰竭的重要指标;PaCO2>60mmHg,呼吸中枢转为抑制。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定义:SaO2为动脉血中血红蛋白实际含氧量和最大结合能力之比,反映血红蛋白结合氧的能力,间接反映PaO2的大小。参考值:SaO2>95%临床意义:SaO2<90%表示呼吸衰竭SaO2<80%表示严重缺氧贫血时SaO2正常并不表示不缺氧。剩余碱(BE)定义:是指在标准条件下:血温37℃、PaCO240mmHg、SpO2100%情况下,将血浆或全血用酸或碱滴定到pH为7.40时所需的酸或碱的量(分别用“+”和“-”表示)参考值:正常值:±3mmol/L临床意义:由于是在标准条件下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