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主讲:刘春锋2013年9月28日第一章概况•为确保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提高对突发性重特大事故的处理能力,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组织实施抢险救援,防止事故扩大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损失,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要求,结合实际编制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发生事故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虽不能彻底消除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完善良好的救援预案,训练有素的救援队伍,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及时正确的抢险救援,能够有效地减少事故损失,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危害和影响。•本生产、贮存的液氨(危险化学品)虽然没构成了重大危险源,但如果液氨贮罐发生事故,应急救援不及时,可能造成的后果及损失难以估量,因此编制《液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作为处理液氨泄漏、着火、爆炸事故的文件,及要按文件规定的应急处理和救援预案进行贯彻落实,并在日常生产中组织职工进行事故预案的学习和演练。第二章术语•1、危险化学品•指属于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的化学品。•2、应急救援•指在发生事故时,采用的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的措施。•3、重大危险源•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的设施。现场存氨量超过10吨为重大危险源)。•4、危险目标•指因危险性质、数量可能引起事故的危险化学品所在场所或设施。第二章术语•5、预案•指根据预测危险源、危险目标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和危害程度,而制定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要充分考虑现有物质、人员及危险源的具体条件,能及时、有效地统筹指导事故应急救援行动。•6、易燃液体•指闭杯闪点等于或低于61℃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性已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7、毒害品•指进入肌体后,累积达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作用,扰乱和破坏肌体的正常生活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8、腐蚀品•是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与皮肤接触在4小时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表面均匀年腐蚀率超过6.25mm的固体或液体。第三章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3.1危险目标的确定•3.1.1液氨的危险特性•液氨危险性类别为第2.3类,有毒气体。•液氨易燃、具有刺激性,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造成污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引起燃烧爆炸,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或爆炸危险,吸入氨气能引起人体严重中毒,窒息或死亡,液氨可致眼灼伤或失明,致皮肤灼伤。•3.1.2危险目标•液氨由于其危险特性已被列入《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危险品目录。•现有液氨贮罐3个(9.3m3一个,5m32个)三个贮罐组成2个危险源。•3个贮罐液氨总储存量为:•19.3m3×0.82t/m3=15.8/t,通过计算确液氨贮罐未构成了重大危险源,•3.2具体危险特性及对周边的影响。第三章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3.2.1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急性中毒:患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可有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第三章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氨气对人的毒性浓度Mg/m3时间Min反应6500-70001750-450070055330可即时死亡可危害生命立即咳嗽强烈刺激现象,可忍受1.25min175-350140-21028鼻和眼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