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程序设计实践与分析》课程设计指导书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是课程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是完成教学计划,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把课程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具体实际问题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程序设计实践与分析课程设计》是《程序设计实践与分析》课程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环节,其目的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和理解《程序设计实践与分析》课程的基本知识,掌握C#编程方法与技巧,初步掌握 Windows 应用程序开发的方法及软件项目开发的一般过程,培育学生正确的程序设计思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于系统的分析,开发,管理等方面受到较为全面、系统和法律规范的训练。二、课程设计内容《程序设计实践与分析》课程设计一般应按以下步骤完成:1. 选题学生可以按课程设计指导书上的课题进行选择,原则上一个题目不能超过三人以上选。另外学生也可以自己确定课题,但所选择的课题要符合教学要求,也就是要通过指导老师的批准方可进行。2. 需求分析分析系统的用户需求,理解系统的业务流程,明确系统的功能和任务,形成需求分析说明书。3. 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说明书,进行系统设计。系统设计分成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阶段概要设计包括:划分系统模块、确定各模块功能,确定模块间的联系,确定数据结构、文件结构、数据库模式等。详细设计包括:对系统进行界面设计、数据库设计,确定系统各模块内部细节的实施方案,如:为每个模块确定采纳的算法,选择适当的工具表达算法的过程(流程图),描述模块的详细过程等。最后形成系统设计说明书。4. 程序开发根据系统设计说明书,使用 Visual C#编程语言进行程序开发,并进行调试和运行。5. 撰写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包括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详细写出编程步骤)、调试的步骤和内容、课程设计总结、参考资料等。三、课程设计要求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程序开发要求在编写代码过程中尽可能地遵循软件开发流程,在设计的指导下进行编程。代码的编写以实现设计的功能和性能为目标,要求比较正确的完成设计要求的功能,达到设计要求的性能。要具有良好的程序结构,提高程序的封装性。源程序要有适当的注释,使程序容易阅读,方便调试、测试等。系统界面友好,使用方便。2.课程设计报告要求课程设计报告是在完成设计、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