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校园欺凌倡议书 同学们: 近几年来,网络上屡屡频现有关校园欺凌事件的视频和图片,这种以强欺弱,以多欺少的暴力行为触目惊心,施暴手段丧尽天良,深受其害的学生遭遇看的大家是心如刀绞,并为之怒火中烧。谁家的孩子不是宝。每一个做父母的如果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朗朗乾坤和法治社会里,在育人子弟的书香校园里,竟然还在遭受惨无人道的摧残时,将会是这个家庭永远的痛。而那些从施暴现场过路人的冷漠,更是让人心寒。这一不良社会现象得到了教育部的高度重视,连续发文治理整顿。中央电视台也做了深入的调查和报道。 青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维护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为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份沃土,撑起一片蓝天,是社会的责任,也是我们共同的职责。但是,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全国各地从小学到中学乃至大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校园暴力事件,并且有蔓延之势,甚至致人死亡等恶性案例有增无减。 同学之间正常的磕磕碰碰,小冲突小摩擦,混同于以强凌弱成性、拉帮结派成瘾的暴力摧残,这种暴力倾向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身心健康也受到严重威胁,更削弱了学校的教育成果,应当引起家长、老师、社会、学校高度的重视。也许你我身边的校园还算稳定,谁也不敢保证这种恶劣的蔓延趋势会不会影响到我们身边的学校和学生。因此,我们呼吁全社会积极行动参与到反对校园暴力,拒绝社会冷漠的行动中。将我们身边还没有发生类似事件的情况下,重视防范于未然。 老师要时刻灌输自己的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认清形势,遵纪守法。每一位青少年儿童必须树立正确道德观和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从小养成良好品质,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勇于拒绝校园暴力。在受到校园暴力侵害时要勇于向学校、老师和家长报告或大声呼叫。对高年级学生和校外青年共同实施的暴力活动和收取“保护费”等各种校园非法活动要勇敢揭发。 诱发校园暴力事件的频发,其主观上跟现在学校走向产业化,重视收益成果,淡化了对青少年儿童的综合素质教育;其次是同学生日聚会等进酒吧、卡拉 ok、歌舞厅、电子游戏厅、网吧等场所影响和聚集成帮派,接近了受校外不良青年交往的引诱等综合影响。客观因素也不排除收看和接触一些暴力影片,恐怖游戏,社会黑势力后缺乏自律和错误理解而盲目崇拜,拉帮结伙,形成帮派,导致演变为现实暴力的可能性。而弱者在受到威胁、恐吓和虐待时,担心被接二连三的打击报复,最终选择忍气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