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规定高考必背篇目 1、《孔子语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尔》)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鱼我所欲也》(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 可以得生者何不用 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 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 是则生而有不用 也,由 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 独 贤 者 有 是 心 也 , 人 皆 有 之 , 贤 者 能 勿 丧 耳 。 一 箪 食 , 一 豆 羹 , 得 之 则 生 ,弗 得 则 死 。 呼 尔 而 与 之 , 行 道 之 人 弗 受 ; 蹴 尔 而 与 之 , 乞 人 不 屑 也 。 万 钟 则 不 辩 礼 义 而 受 之 , 万 钟 于 我 何 加 焉 !为 宫 室 之 美 , 妻 妾 之 奉 , 所 识 穷乏 者 得 我 与 向 为 身 死 而 不 受 , 今 为 宫 室 之 美 为 之 ; 向 为 身 死 而 不 受 , 今 为 妻 妾 之奉 为 之 ; 向 为 身 死 而 不 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