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冲)孔桩施工方案 一、设计要求 1、本工程采用钻(冲)孔混凝土灌注桩,桩径D为1000~1800; 2、设计图中,桩端持力层为微风化花岗岩层,桩端岩石天然湿度单轴抗压强度frp、frs为50Mpa,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为0.5米; 3、桩身成孔钻(冲)入基岩后,每钻进100~500mm,应清孔分段取样一次,非桩端持力层段高为300~500mm,桩端持力层段高为100~300mm; 4、桩孔成型后必须清除孔底沉渣,清孔后沉渣厚度不得大于50mm,并应立即灌注水下混凝土; 5、相邻桩中心距小于1.5倍扩底端设计直径时,施工中应采用间隔开挖; 6、成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孔口应进行保护,并按有关规定验收,做好记录; 7、浇注混凝土前,应先放置孔口护孔漏斗,随后放置钢筋笼并再次测量孔内沉渣厚度; 8、灌注桩桩顶施工标高应至少高出桩面设计标高800mm,在承台施工前凿去,凿桩时不能用横锤,灌注桩凿去桩头浮浆后,其桩顶混凝土标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二、工程概况 1、工程概述 本工程位于前海填海区,场区为新近填海造地形成,场地中部车辆出入段现已施工完毕。本工程东、西宽114m,自北向南依次为 1、2、3号地块,长度分别为 334.0m、277.3m、360.9m,拟建34、30层的高层和13层的多层商用住宅房。 上部地层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4ml):素填土:褐、褐黄、褐红等色。主要成份为含碎、块石、粉质粘土、含砾粘性土,局部含少量建筑垃圾,土质不均;碎、块石母岩主要为中、微风化粗粒花岗岩,棱角状,根据碎、块石大小及含量将填土层分为 3 个区域:①区域碎、块石直径 20~60cm 不等,个别直径大于 1m,含量50~90%;②区域碎、块石直径 5~30cm 不等,个别直径大于 0.5m,含量30~50%;③区域碎、块石直径 5~15cm 不等,个别直径大于 0.2m,含量基本小于 30%。新近堆积,松散为主,局部稍密,稍湿,填土为人工填海和软基处理堆载预压用土,近期回填,欠固结状态,除KC43 号钻孔外,全场地分布,揭露层厚1.10~ 25.30m,底板埋深1.10~ 25.30m。 下部为海相堆积层(Q4m)、冲洪积层(Q4al+pl)、残积层(Q4el),下伏基岩为燕山期侵入粗粒花岗岩(r53)和震旦系花岗岩片麻岩(Z)。 场地地下水与海水具水力联系,受涨潮、退潮影响水位有一定升降,同时场地软基处理正在进行抽水,形成降落漏斗,局部地下水位较低。勘探期间实测了215 个孔的稳定水位,埋深介于 0.00~ 13.50m,标高介于-3.68~ 6.93m,其中 1、2号地块稳定水全标高多为3.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