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外国文学史重点 名词解释: 1 、人物再现:同一个人物出现在多部小说中,每一部小说描写这个人物的一个阶段或者一个侧面,几部作品联系起来就反映出这个人物性格发展和命运遭遇的全过程,使作品之间建立起了有机联系。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以“人物再现”为经,以“分类整理”为纬,构成了一个包罗万象、序列井然,又能分能合的“小说网”。这种宏大的规模和巧妙的构思引起后来很多作家如左拉等的赞叹和模仿。 2 、梅塘集团:7 0 年代后期在法国形成的颇有声势的自然主义文学流派。以左拉为首的自然主义文学集团,其成员经常在左拉的梅塘别墅举行集会,故史称“梅塘集团”,主要成员有左拉、莫泊桑、于斯曼等六人。他们于1 8 8 0 年发表的小说集《梅塘之夜》,被看作是这个集团发起的自然主义文学运动的宣言,代表作品有莫泊桑的《羊脂球》。“梅塘集团”活跃了将近十年,8 0 年代中期因成员之间文学主张的分歧而解体。 3 、唯美主义文学:于1 9 世纪末产生于英国,而后扩散到欧洲很多国家,它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精神生产日益商品化、功利化的趋势下,作为对这种趋势的反动而产生的。它反对为金钱而艺术,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表现超然于现实之上的所谓纯粹的美,它颠倒了艺术和社会生活的关系,一味追求技巧和形式美。它在理论上的代表是英国批评家佩特。它与象征主义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和艺术渊源。在创作上的代表是英国的奥斯卡·王尔德,其主要作品有童话故事集《快乐王子》、小说《道林·格雷的肖像》、喜剧《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 4 、威塞克斯小说:是指哈代长篇小说分类中,成就高影响大的“性格和环境小说”一类。它们都以英国西南部农村“威塞克斯”地区为背景,描写旧式农村的没落,反映资本主义势力对宗法制农村生活的冲击,对农民的悲惨境况寄予深切的同情,对平和恬静的乡村生活不无留恋。代表作品如《德伯家的苔丝》。 5 、多余的人:1 9 世纪俄国文学中一类进步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他们受过资产阶级的启蒙,不愿与贵族社会同流合污,但又远离人民,无法摆脱贵族传统的影响,缺乏生活目的又无实际工作能力,最终一事无成。普希金的《叶甫塞尼·奥涅金》中的主人公奥涅金是俄国文学中的第一个“多余的人”。 6 、心灵辨证法:托尔斯泰表现人物心灵的运动的创作手法,描写人物由一种情感状态向另一种情感状态不断运动、变化的心理过程。人物的每一个行动都有心理根据,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