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 旅游类专业综合知识试题 本试题卷共七大题,69 道小题,共6 页。时量150 分钟,满分390 分。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3 分,共90 分) 1、人类旅行观念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条件是 A.农业的产生 B.手工业的产生 C.商业的产生 D.畜牧业的产生 2.在某景区,游客可以穿军装、住窑洞,体验当年八路军的生活场景。这体现了旅游的 A.广泛性 B.综合性 C.参与性 D.季节性 3.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模式是 A.入境旅游一出境旅游一国内旅游 B.入境旅游一国内旅游一出境旅游 C.国内旅游一入境旅游一出境旅游 D.国内旅游一出境旅游一入境旅游 4.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旅行社”成立于 A.1923 年 B.1924 年 C.1925 年 D.1927 年 5.下列属于政府间旅游组织的是 A.世界旅游组织 B.国际旅馆协会 C.世界旅行社协会 D.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 6.旅游的客体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它指的是 A.旅游者 B.旅游资 C.旅游业 D.旅游交通 7.以下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是 A.泰山日出 B.钱塘江秋潮 C.曲阜“三孔” D.庐山瀑布 8.世界古代旅行和旅游阶段,出现最早的旅行是 A.通商贸易 B.宗教朝圣 C.帝王巡游 D.科学考察 9.旅游购物品要利用传统工艺充分表现商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使旅游者购买商品具有美的享受。这说明了它的 A.纪念性 B.针对性 C.艺术性 D.礼品性 10.下列不属于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的是 A.岳阳楼 B.东江湖 C.毛泽东故居 D.杨开慧纪念馆 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旅游迅速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A.国际旅游的范围扩大 B.社会闲暇时间的增多 C.相对持续的和平大环境 D.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成功 12.2003 年发生在中国的“非典”使旅游业受到重创,这说明旅游业的 A.涉外性 B.带动性 C.敏感性 D.综合性 13.生态旅游是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经营者和其他人员广泛而积极参与的一种旅游活动,这表明它具有 A.天然性 B.保护性 C.知识性 D.参与性 14.全陪、地陪与领队之间协作成功的关键是 A.共同的努力目标 B.共同的工作任务 C.平等互利、互守信用 D.各自把握好自身的角色或位置 15.导游员带领游客游览南岳忠烈祠时,来到“七·七”纪念碑,便向游客介绍直指蓝天的五颗炮弹的寓意 ,再顺势讲解当时全国的抗战形势。这种讲解方法是 A.虚实结合法 B.突出重点法 C.触景生情法 D.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