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学0-2 刘阳阳 1 湿地生态学 1.1 湿地的定义 目前已统计到的湿地定义有近60 种,这些定义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归纳为: S 从生态学角度,湿地是介于陆地与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地带,并兼有两类系统的某些特征;其地表为浅水覆盖或者其水位在地表 附近变化; S 从资源学的角度,凡是具有生态价值的水域 (只要其上覆水体水深不超过6 m)都可视为 地,不管它是天然的或是人工的,永久的 还是暂时的; S 从动力地貌学的角度,湿地是区别于其它地貌系统(如河流地貌系统、海湾、湖泊等水体)的具有不断起伏水位的、水流缓慢的潜水地貌系统; S 从系统论的观点, 地是一个半开放半封闭的系统。 S 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1956) 被浅水和有时为暂时性或间歇性积水所覆盖的低地。 S 美国军人工程师协会 (1977) 指那些地表水和地面积水浸 的频度和持续时间很充分,能够供养那些适应于潮 土壤的植被的区域。通常包括灌丛沼泽、草本沼泽、苔藓泥炭沼泽、以及其他类似的区域。 S 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1979)是处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转换区,通常其地下水位达到或接近地表,或者处于浅水 覆状态,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之一:(1)至少是周期性地以水生植物生长为优势;(2)地层以排水不良的水成土为主;(3)土层为非土质化土壤,并且在每年生长季的部分时间被水浸或水 。 S 湿地公约(1971) :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 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体者,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m 的水域。(1982)还包括邻接湿地还包括邻接湿地的河湖沿岸、沿海区域以及位于湿地范围内的岛屿或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米的海水水体。 ? 基本要素:多水 (季节性或永久积水)、水成土 (非土质土壤)、水生植物 ? 我国 1992 年加入湿地公约。我国湿地面积~6594 万 hm 。中国湿地面积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2%左右。 凡符合下列基本条件和 《湿地公约》标 之一的,可提出申请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一、基本条件: S 1、设立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原则上为处级),配备有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人员及管理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保护管理制度完善; S 2、湿地区四至边界明确、土地权属无争议; S 3、湿地区内水质不低于III 类;生态需水基本保障; S 4、没有来自湿地区内及周边地区对湿地生态特征产生或可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