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滴头流量和滴头间距 通过几年来对不同滴头流量,不同土质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运动规律研究可以看出,重壤土的土壤水分分布形状如同一个“碗”,滴水点处水分增量最大,越向深处越小,湿润峰的宽深比较大。在一定水量下,流量越大,湿润深度越浅,湿润宽度越大(图 1、图 2、图 3)。当滴头流量达到 3 升/小时,地表出现径流迹象。对中壤土来说,在滴水量相同时,滴头流量越大,湿润宽度就越大,而湿润深度差别不大( 4、图 5、图 6)。当滴头流量大于 3 升/小时,开始出现径流迹象,当滴头流量为 4 升/小时,径流更加明显。对砂土而言,土壤水分主要以垂直人渗为主,当滴水量达到 4 升时,砂土湿润深度可达 60 厘米,此时地表湿润宽度为 35 厘米左右(图 7、图 8)}综上所述,重壤土和中壤土滴头流量不宜超过3 升/小时,在不产生地表径流情况下取较大值以排盐效果和滴头抗堵效果考虑 )。另外,根据土壤湿润峰的变化情况,滴头间距也没必要太小,一般重壤土可选择 0.40 一0.50 米,中壤土可选择0.40 米左右。对砂土来说,滴头流量宜选择较大值,可取到 3 一4 升/小时,滴头间距不宜超过0.30 米。同时,在有盐碱的土壤上,滴头流量的选择,在不产生地表径流情况下,宜取其上限值,这样有利于在棉花根层形成淡化区,排盐效果较好。 目前,团场普遍赞同采用滴头流量大的滴灌带,主要是由于在实际运行中,实际流量没有达到设计流量。 关于毛管间距确定 在滴灌系统投资中,毛管投资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由图 9、图 10 可以看出,在中壤土上,土壤湿润宽度随滴头流量的增加而增大,滴头最大湿润直径可达 140 厘米。采用一管四行棉花布置毛管,毛管到最边行棉花的距离为 55 一60 厘米,机采棉棉花行距配置(66+ 10 厘米)中,毛管到最边行棉花距离只有 43 厘米。说明在壤土和重壤土类土壤上采用“一管四行”方式布置毛管是完全可行的,这样毛管间距可由原来90 厘米,增加到 120 厘米左右,每亩毛管用量可减少 1/3,可充分发挥滴灌系统的效益,有效降低滴灌设施投入。 3 关于土壤湿润比 土壤湿润比是指在土壤计划湿润层内,湿润土体与总土体的比值。在田间由于滴头流量和滴水量及土壤质地的变化,其湿润比是有差异的,通过试验和计算分析,三种土壤膜下滴灌棉花花铃期平均土壤湿润比为 63%.因此,在滴灌工程设计中,壤土类土壤上棉花花铃期膜下滴灌湿润比取 60%一65%较适宜,重壤土取上限值,砂土和砂.壤土取下限...